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人民日报】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西迁精神

2021-11-29 14:56:11

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四十一

60多年前,一批胸怀爱国之志的交通大学师生,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迁至渭水之滨,披荆斩棘、治学报国。在交大西迁的进程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铸就了“西迁精神”的丰碑。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来到交大西迁博物馆,仔细端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并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深刻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强调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交大西迁是党中央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布局、高等教育布局的战略决策,也是交大“西迁人”响应党的号召、服务国家发展的时代壮举。上世纪50年代,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分布不合理的状况,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作出了将创立于上海的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决定。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激扬“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豪情,义无反顾登上西行列车,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当时的西安,发展水平与繁华的上海差距甚大:学校处在田野之中,马路不平、电灯不亮,晴天扬灰路,雨天水和泥,夏无大树遮阳,冬无暖气御寒。但数以千计的交大人没有退缩,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默默耕耘在三秦大地,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为西部发展奠定了深厚扎实的科研基础,也用高昂情怀和满腔热血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献身大西北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指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一身本领投伟业,一寸赤心惟报国。交大西迁是一段激昂着爱国深情与奋斗热血的峥嵘岁月,所铸成的“西迁精神”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60多年的奋斗征程中,一代又一代“西迁人”始终秉承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陶文铨院士在西安扎根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100多名硕士、博士生如今大多数在国内工作,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1995年公派留学归国的管晓宏,面对母校和多所东部高校发出的邀请,毅然选择回到当时生活和科研条件仍较为落后的原单位西安交大;60多年来,西安交大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各类宝贵人才,不少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就业……数十载风雨年华,“西迁精神”在薪火相传中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赞扬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充分肯定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强调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知识分子践行“西迁精神”,尤须弘扬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扎根实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公而忘私、埋头深耕的奉献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了祖国,为了党,决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力量。我们誓用勤劳而智慧的双手,从祖国的边疆到边疆,自滚滚的黄河到宽阔的长江,掀起一个震撼世界的建设海洋!”1956年西迁伊始,一位交大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时光荏苒,精神永恒。今天,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开启了一场新的长征。在前进道路上,传承好“西迁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我们一定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不负人民期望,不辱时代使命。

弘扬“西迁精神”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初冬时节,西安交通大学梧桐大道,金黄的树叶翩然而落。一株株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正是60多年前交大西迁时自南方运来栽下的。当年手腕粗的小树苗,如今已是参天大树。

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远处的交大西迁博物馆内,2000余件展品、图片,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老教授的联名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点赞。

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1956年8月10日,上海徐家汇车站。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带着行李,冒着酷暑,挥别上海,登上了开往西安的专列。

交大西迁博物馆里,一张薄薄的乘车证,记录了师生们走过的长路。乘车证的左上角是高楼和书桌的图案,右下角是一辆疾驰的列车。上方的一行字格外引人注目:“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这10个字,鲜明地揭示了西迁的主题。

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新中国高等教育、工业建设布局等方面考虑,作出了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决定。从沿海都市前往西北内陆,充分了解西迁的意义后,交大师生义无反顾背起行囊。

“当时,包括交通大学在内的一大批单位内迁,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大决策,目的是将先进科技和优秀人才汇聚到西部地区,服务工业建设,完善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格局。”西安交通大学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管史瑞琼说。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祖国每一块土地都是我们安家的地方。我们全班30位同学向党宣誓:我们不但要安心愉快地迁往西安,而且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强的意志向科学堡垒进军!”这封交大电制56班全体同学致时任校长彭康的信,充分体现了青年们投身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热情和决心。

回忆那段岁月,许多亲历者依然心潮澎湃。“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就背上行囊,满腔热血一头扎进来了,一扎就是一辈子。”西迁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回忆道。今年87岁的胡奈赛教授说:“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国家培养了我们,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这很光荣。”

据介绍,在交通大学西迁历程中,学校党委领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领导作用,交大1956年第二届党委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一大批教师、学者发挥带头作用,1956年交大在册的教师中,迁到西安的有537人,占总数的70%以上。在老师的率先垂范下,学生们也一起迁往西安。

“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西北建设,铸就了伟大的‘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表示,“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情怀的真实写照。

“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

在交大西迁的历程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

广大西迁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坚决拥护党的决定,无怨无悔扎根西部,展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我们在火车上唱着《歌唱祖国》,来到西安!”今年89岁的卢烈英教授回忆,当年,交大校园里流传着几句感人至深的话:“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在他看来,西迁的顺利,源自师生胸中澎湃的爱国情怀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卢烈英记得,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的钟兆琳教授,迁校时已50多岁,他安顿好常年卧病在床的爱人,踊跃报名、带头西迁。钟兆琳曾说:“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支援西北,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希望大家克服困难负起责任来!”这种表率作用,鼓舞、激励了许多师生。

西迁队伍中最年轻的教授陈学俊,与夫人毅然将位于上海牯岭路的房子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来到西安。“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陈学俊坚定地说。

交大西迁后,广大师生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北建设起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展现了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当年,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紧张,洗脸水得到工地上去端;冬天,教室仅靠一个小炉子取暖……尽管如此,师生们却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大家心里想的只有一条,就是发扬老交大传统,在教学上切实保证高质量。”今年86岁的马知恩教授回忆,交大一批老教授不仅学术拔尖,还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对教学热情投入、尽心尽力。“在师长们的带领下,我们这批当年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慢慢成长起来,也用‘西迁精神’带动后来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迁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交大人。据介绍,西迁65年来,西安交大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人才,2020年在中西部工作的毕业生达55%以上,为国家的西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

“西迁是艰苦的,但艰辛的磨砺、严峻的考验,恰恰成为西迁人搏击、攀登与创造的强大动力。师生员工们用汗水换来的,是事业的甘甜、精神的升华。他们以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地报效祖国人民,以崇高理想和满腔热血铸就了‘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校史专家贾箭鸣说。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

位于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的西迁广场,常有师生在此驻足凝望。一幅幅浮雕上,西迁历程仿佛就在昨天。

夜幕降临,“西行之履”雕塑上的脚印渐次点亮,如西行足迹一步一步向前,提醒广大师生,“西迁精神”要代代传承。

“交通大学许多西迁前辈已经长眠,当年西迁的年轻师生已步入耄耋之年,但‘西迁精神’迄今仍深深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是对‘西迁精神’的最好传承。”西迁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潘季经常向年轻学子讲述西迁经历。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成员邓瑞明说:“我们也要讲好西迁故事,并用实际行动为‘西迁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大力弘扬“西迁精神”,要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功绩。

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政课上,教师们邀请西迁老教授进课堂,将“西迁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实验室里,师生努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攻关重大科研项目;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研人才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助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安交大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加盟……“西迁精神”的新传人,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要让‘西迁精神’在团队中代代相传!”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领衔的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取得丰硕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安全优化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我而言,‘西迁精神’意味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将个人的科研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青年教师许领围绕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黄土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为黄土地区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党的事业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到哪里!”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库来西·依布拉音经常开展就业宣讲,引导学生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主动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许多高校毕业生在“西迁精神”感召下,前往乡村支教,或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为当地带来活力和希望。

如今,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12月,交大西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人们学习“西迁精神”、传承“西迁精神”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博物馆参观人数已达46万人次,网上展馆浏览量达60万次。厚厚的留言簿上留下了参观者的心声,陕西省丹凤县第一小学党支部的党员们写道:“‘西迁精神’激发了我们努力为教育事业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西迁已成历史,前行永不止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大力弘扬“西迁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扎根西部 躬耕教坛

11月初,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正在为近400名研究生讲授数值传热学。虽已82岁,但他依然精神矍铄、话语铿锵。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

“交大西迁,扎根黄土仍枝繁叶茂,我是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小叶子。”1957年,陶文铨从浙江绍兴考入交通大学,直接到西安报到,成为交大西迁后培养的第一批学生。陶文铨告诉记者,自己是在“西迁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还记得刚到西安时,学校的条件还很艰苦。校外是一片麦浪,校内是建筑工地。气候干燥,有半年多的时间,陶文铨经常流鼻血。从吃米饭到吃馒头,饮食也不太适应……陶文铨说,尽管如此,师生们热情不减。“西迁的老师们非常重视教学工作,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老师们以国家为重、以工作为重,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这种精神对我和其他同学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半个多世纪以来,陶文铨始终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要当好一名老师,必须热爱专业,热爱教学。站在讲台上,要对几百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负责,不能耽误学生一堂课!”为了给学生上课,陶文铨曾提前结束国外访学,从机场直奔教室。课前,他总是认真准备,纳入新的内容。慕名而来的学生坐满了阶梯教室,他就买了20个小马扎,方便学生听课。谈及为什么这样“拼”,陶文铨说,不能辜负几十年前那一大批西迁前辈的付出。

如今,年逾八旬的陶文铨依然站在讲台上,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令他感到骄傲的是,自己培养的100多名硕士、博士中,也有许多人投身教育事业,扎根西部。

前不久,陶文铨获得了2021年度杰出教学奖。“60多年来,西迁老同志的事迹深深激励着我。我们要传承好‘西迁精神’,教好书,育好人,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贡献力量。”陶文铨说。

“西迁前辈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

深夜,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那卜镇的村民还聚集在镇长林舒进的办公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花卉基地下一步怎么干?销售渠道如何拓展?村民们走后,林舒进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乡村振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既然任了这个职,就要干好分内的事。促进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让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福利,我们重任在肩。”林舒进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是林舒进深植内心的想法。2014年,林舒进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我们在学校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西迁精神’,那些记录着西迁历史的老照片、那些感人至深的西迁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不断思考,是什么支撑着前辈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林舒进回忆道。

2017年,林舒进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科技扶贫挂职项目。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正阳镇,林舒进每天的工作轨迹几乎是两点一线:白天到贫困户家里走访调研,晚上回宿舍作总结、找问题、想办法。目的只有一个,找出适合当地的脱贫路径!看着林舒进每天起早贪黑,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学生娃能吃苦!”

博士毕业后,林舒进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交通运输局工作,并主动申请赴博白县那卜镇石茅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对他去更艰苦的岗位工作,起初家人不理解,但林舒进却干劲十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大事,作为青年学生,发挥特长、服务社会,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林舒进说。

围绕花卉等产业,建设生态环保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在石岭胫屯完成主路景观带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组织村干部考察金花茶、油茶等产业,拓展致富渠道……一件件惠及群众的实事落地见效,林舒进也于今年5月被任命为博白县那卜镇镇长。

谈起取得的成绩,林舒进感慨道:“‘西迁精神’培育了我的家国情怀,教育我要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西迁前辈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我决心要像前辈们一样,永远听党指挥跟党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的青春。”

原文刊发于2021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7版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11/24/nw.D110000renmrb_20211124_1-07.htm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西迁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