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江华:言传身教,为师为范 -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杨江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先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学习访问。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与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方向:网络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近期主要围绕网络社群行为、在线公共参与、数字鸿沟与社会不平等、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社会治理等方面展开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陕西省软科学、陕西省社科联等9项课题,近期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3项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社会学评论》《青年研究》《国际新闻界》《高等教育研究》《Computers & Education》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主笔撰写的多篇智库成果获得省级领导批示或被省部级政府部门采纳。目前担任中国社会学会技术社会学分会理事,陕西省软科学研究会理事。
以教书育人为本
“教师是我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杨老师从容而又坚定地说道。
不论科研任务多么繁重,教书育人始终被杨老师排在首位。这一点最直接反映在他对课程教学的认真投入上:从拟定课程大纲到讲授知识内容、再到组织课堂讨论互动,每一个环节他都会精心设计,力争在课上为同学们带来有知识密度和思想厚度的学习体验。
杨老师看重每一堂课,也尊重课上的每一位学生。他通常会在第一节课,就给出一份详实的课程大纲,说是体现教学相长的“契约精神”。大纲就好比是课程知识的说明书,让学生看到知识地图后再决定是否留下来修完全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
提到专业方向课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庞杂晦涩,有时甚至“空洞无用”。但是,杨老师在授课时并不会堆砌晦涩难懂的抽象理论,更不会强迫学生去理解佶屈聱牙的语句。而是以问题为线索,以代表性学者或竞争性理论流派为中心,尽力呈现文献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体悟不同学者的发问方式、理论思维的穿透力及经验验证的科学逻辑。2019级本科生冉运涛回忆道:“他博闻强记,知识脉络清晰,讲课时深入浅出,善于在短时间内抓住课程知识的精髓。在课下,杨老师平易近人,善于倾听我们的想法和疑问,并给出细致而专业的解答。杨老师深厚的学养令我敬佩不已,而他的耐心和热情又令我感到无比亲切。”
2016级博士生缪晓雷同学说:“好的社会学课程,可以分为理论导向和问题导向两种类型,而杨老师的课程恰好是二者的结合。”在《互联网与社会》这门课上,杨老师讲授的内容既包含对网络社会理论的深度解读,也涉及对信息技术史的特别追溯,还囊括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入考察,是集历史、经验与理论为一体的。这种课程安排,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启发学生从有趣的经验现实问题中找到自己能着手研究的议题线索。因此,留下来修完课程的学生,大都发现课程干货满满,虽然一学期跟下来充满艰辛,但却收获了知识结构和思维视野更新后的真切充实感。
以学术研究为业
曾有学生这样形容杨老师:“杨老师的内心像是一个扫地僧,在这个充满变数和机遇的世界里兀自坚持着常人看来最稀松平常的事情。”在课堂之外,杨老师的工作与生活无不贯穿“以学术为业”的执着。
对于学术研究,他经常告诫自己的研究生,要尝试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所谓“顶天”,代表问题意识的站位和高度,反映了具体时代的民众关切和国家方向。这往往就要求研究者从整体的高度去把握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矛盾,深入理解一个问题在学理与实践上的双重重要性。所谓“立地”,代表做学问必须实事求是,要建立问题经验感,不能本本主义。他特别强调要对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要形成饱满立体的经验感,既要带着常人的眼光,也要学习文学家讲故事的功夫,更要建立接地气的社会学洞察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个学术研究功夫,杨老师会时不时通过书信的方式给研究生谈心论道,他常说“文以载道”,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最终才能让学生真明白。
人大社会学出身的杨老师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谈及他的学术素养,郝明松老师回忆起同杨老师的一次论文合作经历,“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杨老师负责文献梳理、思路框架和结论讨论等部分,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杨老师拿到后,很快理出了头绪,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提升。改后的文字内容读上去轻松流畅又不失理论韵味,鞭辟入里又不显冗余累赘,这一切看似是他在轻而易举的状态下完成的,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理论功底吧。”
杨老师从来都不吝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新思考、新见解,包容开放是他对待学术研究的基本态度。缪晓雷同学在采访中提到杨老师一篇研究对自己研究的启示:“杨老师在2015年提出的网络双重动员机制,即情感与理性的思想动员、网上与网下的行动动员,使我在思考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的关系时有了新的视角。”杨老师说,学者的思想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彼此点燃的过程,师生之间真诚开放的讨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启发和灵感。
以服务助人为乐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是杨老师最喜欢的大学校训之一。对于杨老师来说,教学、科研并不能构成他全部的职业内容。他认为大学之于社会,有传播先进知识、培养优秀人才、传承优秀文化的多重功能,而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大学的最终目的——服务社会。身处交大,杨老师时刻感受到学校、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他亦不遗余力投入其中,积极服务师生的学术交流。
2013年,杨老师在社会学系组织发起了“读书思享会”,至今已坚持了整整17个学期。“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能在阅读中解放自己,开放新的研究可能。最重要的是,坚持规律性的阅读,是研究生保持平实学术心态的一项日常操练”。 近几年,随着读书会的组织架构、会员制度、运转流程逐渐清晰稳定,杨老师作为发起人却选择了主动“退场”,而把学生推向了读书会的舞台中央。如今的读书会,从每期的书籍遴选,到会员招募,再到主持与讨论,主要组织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导。一个最大的新变化是,学生团队采取了新的策划方案,围绕每期读书会的主题和具体书目,邀请系里不同的老师参与讨论指导,得到了赵文龙、朱晓文、悦中山、郭小弦、杨张博、姜利标、郝明松、侯利明、李晓光等多位老师的倾力支持,使读书会成为连接师生深度阅读的重要交流平台。
2019年,创新港校区启动后,学院和系里各项活动面临新老研究生跨校区学习、师生互动不便等问题。在这个过渡时期,杨老师接棒了实证所周三学术工作坊的轮值组织工作,默默坚守了四个学期。为了能让创新港新生迅速融入学校、了解学术研究、活跃学术氛围,杨老师通过多种渠道邀请了国内外中青年学者和知名学术前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灵活形式搭建起跨校区的工作坊交流平台。“我可能是系里去创新港最多的老师之一,地铁开通之前,每周三一大早不到六点就得赶校车,确保中午12:30的工作坊顺利举行,这是边老师创立的制度惯例,必须尽力传承好!”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与主讲人互动交流,了解学术研究背后的创作过程,杨老师设置了工作坊的“加长版”——与主讲人座谈交流,尽最大限度帮助研究生扩展视野、建立学术联系。“工作坊的组织主持并不是每个老师的必须,但看得出来,杨老师没有将其当成一种负担或者形式”。博士生鲁肖麟同学是工作坊的常客,她回忆起很多次工作坊结束后,杨老师都会留下来与分享的同学就工作坊中师生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探讨,帮助学生一起总结和梳理后续的修改提升方向,“对于他的无私帮助,同学们都铭记在心,我作为旁观者也深受触动。从他身上能够真切感受到我们实证所青年教师以学术为业、以育人为纲的精神品格。”
杨老师说:“人们常把教师的人生比作一支蜡烛,体现了这个职业的某种神圣,所以坚守师者的这份初心是理所应当的”。采访临近尾声,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杨老师对自己职业身份的认同和认真,他表示这是阅读韦伯作品后自己对职业天命观的一个主动实践。
【感谢本次接受采访的郝明松老师,博士生缪晓雷、鲁肖麟、任围,硕士生朱冰怡和本科生冉运涛,他们的支持、帮助和建议,使我们顺利完成了此次采访写作】
原文:“人文交大”公众号,《西迁新传人 | 杨江华:言传身教,为师为范》
https://mp.weixin.qq.com/s/r39swd5uR7g9zzRCrVRtsQ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