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2022-01-20 19:54:46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已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作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规划纲要》同样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要求,全篇共4章13节,对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划。加快数字化发展,既要强调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经济,促进数字社会转型升级,又要通过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数字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有利于促进数字化赋能融合转型。面对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规划纲要》还明确了数字经济的七大重点产业和十大应用场景,指出要加强新一代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培育壮大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要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农业、工业、服务业全产业链协同转型。通过上述规划要求,能够逐步引导数字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量。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面对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新趋势,《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在公共服务方面,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公共服务”。在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方面,重点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构建城市与农村的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智慧生活方面,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新型智慧生活。《规划纲要》从上述三个方面推进数字社会建设,进一步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的社会运行方式和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升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针对数据资源的应用问题,《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确保基础公共信息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在政务服务方面,《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通过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集约建设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体系,同时要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规划纲要》重点利用数据资源优化政府治理流程与模式,实现政府管理服务的数字化。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保障。《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重在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建立起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业市场规则和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体系与行业规范,营造良好公平的发展环境。注重网络空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保障合作机制,推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共筑数字经济良好生态。《规划纲要》在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方面指明了方向,为数字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保障。

总体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布按下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快捷键,掀开了融合创新、开放共享的数字经济新篇章。《规划纲要》不仅为各级政府明确了工作重点,还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发展数字经济要以实现各类运行系统互联互通为主线,推进软硬件设施共建、共享、共用,营造良性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融合产业,形成一批融合创新、要素集聚的数字化产业集群,辐射并带动传统产业融合转型,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