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洋学生”在延安探寻中国革命圣地故事

2021-04-19 09:14:35

XxjwszC007038_20210416_CBMFN0A001.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部分留学生在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姚友明 摄

新华社西安4月16日电(记者姚友明、赵英博)“白求恩医生是我崇拜的人”“如果没有早期领导人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4月中旬的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留学生们站在革命历史遗迹前,用并不太熟练的普通话交谈着。

他们有人认真听着讲解,有人耐心拿笔做记录,还有人在史沫特莱、白求恩等国际友人曾到过的地方驻足。

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这支由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卢旺达和老挝等10个国家和地区共23人组成的留学生队伍,在毛泽东1946年8月6日会见美国记者安娜·斯特朗的地方,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当年二人会面的情况。

当我听到毛主席按照中国人的礼仪将‘坐北朝南’的高位让给斯特朗时,我觉得他非常绅士。”来自中非共和国的留学生杜牧同说,还有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很多分析,都说明他是一位非常伟大且富有智慧的人。

在史沫特莱曾居住过的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挝籍留学生苏子轩对这位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延安的事迹感触颇多。

史沫特莱在延安发动了灭鼠运动,还把交谊舞带到了延安,她是对中国友好的外国友人,我也是。”苏子轩说。

苏子轩听说史沫特莱去世后,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很感动。“中国人聪明、友好且善良,我觉得这是中国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苏子轩说。

1938年初,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专家白求恩率领一个医疗队携带价值5000美元的医疗器械,来到延安,主动要求奔赴抗日前线。在冀中前线,他不顾日军炮火威胁,4个月内行程超过750公里,完成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

看到白求恩大夫最后因救治伤员感染败血症去世,牺牲在抗日前线,我很难过。”哈萨克斯坦籍留学生张诺说,“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全世界有正义和良知的人们已经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为正义而战。现在,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哈中两国的友谊大使,为两国共同发展尽一份力。”

XxjwszC007038_20210416_CBMFN0A002.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金乐天(右三)在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与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姚友明 摄


延安被称为中国革命圣地,也被视作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名作《西行漫记》中,就曾向世界展示过延安的“东方魔力”。

延安在《西行漫记》中曾被斯诺形容为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如今中国各地与书里描绘的情景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巴基斯坦留学生孔昊说。

之前也看过介绍中国扶贫和国家治理的书,有些内容看不太懂,这次来延安,一下就懂了。”孔昊说,毕业后想从事巴中两国交往的工作,把自己的祖国也建设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延安探寻中国革命圣地故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部分留学生在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合影留念。在史沫特莱曾居住过的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