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2万人次学生获奖助,西北师大推动奖助育人走向深入

2021-01-19 17:43:59

随着国家和学校各项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大,全员覆盖、种类齐全的高等院校学生奖助学金,已经成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风向标”和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在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基础上,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细化工作内容,彰显育人成效,也是各大院校近年来不断尝试和创新的课题。
2020年,西北师大总计奖助本科生12355人(次)、研究生9344人(次)。学校注重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建立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凝练总结出了奖助育人的“师大模式”,着力培养受奖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围绕立德树人,优化评定过程

在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西北师大始终坚持“大局着眼、问题入手、服务做起、育人发力”的原则,充分利用“党委学生工作部统筹管理——学院主体负责——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具体负责——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评定”的网格化体系,进一步优化了奖学金评定系统,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确保让所有学生满意。
同时,在学生自评环节新增“自我评价栏”,要求学生从思想、学业、实践、获奖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在学生互评环节,完善“学生评分菜单”,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查看评选者的各方面表现,在广泛充分的参评过程中,强化了对榜样标杆学习的潜移默化作用。学校还根据国家和甘肃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及学校奖助学金管理规定,严格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套取、挤占和二次分配奖助学金,确保了奖助学金的针对性和奖助育人的实效性。
为全面掌握各学院师生开展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相关情况,把握学生整体层面的共性问题和个别学生发展的个性问题,学校要求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通过“讲、看、听、办”做好每个环节的服务工作。通过召开奖助学金评审培训会和班(团)会等有效方式,原汁原味地解读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让师生详细掌握各项奖助政策、评定流程和相关要求。
经济学院辅导员许莉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我们通过座谈会、调研会等多种形式征求意见,主动深入学生班级、宿舍询问,用心去倾听每一个来访学生的诉求,时刻关注学生在评奖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用百分百的热情面对和解决百分之一的矛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公开透明的评定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依法依规和公平公正的价值导向。”
为了夯实奖助育人效果,学校还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对接校内各部门的实际需要,通过设置学生公寓互助发展引导、办公室助理、实验室管理、博物馆讲解、新闻中心采编等7000多个助学育人岗位实践平台和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引导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吃水不忘挖井人”,常怀感恩之心、常念他人之好、常做助人之事。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黄雪凤说:“刚开学时,学院举办了优秀学子经验分享交流会,在听完学长学姐们的分享之后,我想自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羡慕,而是要做一个和他们一样的人,于是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规划。”经过不断的努力,她先后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综合一等奖学金,免试推荐攻读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将带着母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未来不断地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创新表彰形式,扩大示范效应

为了更好地发挥把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彰显奖助学金的“精神激励”价值。今年,学校在表彰形式上做了一个创新,不再统一组织奖助学金表彰大会,而是让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实际,挖掘奖助育人典型、讲好奖助育人故事、宣传奖助育人事迹,分别做好表彰大会和经验分享交流研讨,把奖助育人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位同学面前,激发全体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
新年来临之际,西北师大25个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先后以新年晚会、文艺汇演等活动为载体,举办了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和获奖学生分享会等30余场专题活动,累计1.5万人(次)现场观摩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和其他同学、家长、校友互动,近5万人(次)通过线上微信、网络直播等媒介平台参与和观摩,增大了覆盖面,提高了知晓度,扩大了影响力。
“我认为今年表彰形式的创新非常好,充分体现了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主体地位,能让全体师生广泛参与进来,成为提升工作的良好平台和构筑‘三全育人’体系的良好抓手。”心理学院院长赵鑫教授说,学院通过表彰在党建思政、学术科研、学科竞赛、体育比赛和实践创业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同学,加强对他们的事迹宣传,强化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同学们争做品学兼优的学子,培育了勤奋向上的新风尚。
“12月7日晚,我们精心组织了第七届‘法韵’晚会暨先进表彰大会。在节目和流程设置上紧扣依法治国精神,聚焦疫情防控、民法典颁布等内容,多形式呈现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成果和学生管理服务水平。”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王金元认为,奖助学金评定的过程既是公平正义的直接体现,亦是思政育人与奖助育人的高度融合与有效延伸;优秀学生表彰既是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亦是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
参加完教育学院表彰大会的博士研究生曹红丽激动地说:“学院为每一位获奖学生‘量身定做’了颁奖词。当从院长刘旭东教授手中接过国家奖学金证书时,我和同学们都备受鼓舞。这是一个示范带动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引领的过程,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将督促我们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要更加严谨、科学、自律,将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中,踏踏实实、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富有仪式感的表彰和分享活动中,同学们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不但有助于受奖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再接再厉、保持先进,更能激励其他同学向模范看齐、向榜样学习,奋勇争先,营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常正霞告诉记者,她来学院工作前,从事过十来年的研究生管理服务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把表彰奖励和助岗助困良性结合,有完备科学的奖助评定系统和优良的奖助育人传统。
统计数据显示,在奖助学金的良性驱动下,充分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贡献度逐年上升。

加大典型宣传,深化育人实效

为了深化奖助育人效果,学校立足学校新媒体矩阵,结合青年学特点,深入开展了先进学生的宣传工作。
党委学生工作部在官方微信开辟“榜样的力量”专栏,对学校2020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15名博士研究生、132名硕士研究生和30名本科生,采取“一份典型的事迹材料”“一个走心的师长点评”“一套别致的宣传海报”相结合的方式,分学院进行了为期一月的集中宣传,累计阅读量达“10万+”,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引领作用。
“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最高奖励,‘国奖’不仅仅含‘金’量高,更是对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肯定。”文学院侯冬副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葛倚帆同学获得该项奖励,作为导师的他十分高兴,认真书写了师长寄语。“学校集中宣传获‘国奖’学生的事迹,我觉得很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可以通过优秀学生的模范引领,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在营造良好的奖助育人氛围的同时,也为课程思政奠定乐坚实的基础。”侯冬说。
将优秀学生群体激活激发,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全体学生,让学生相互激励,相互学习是学校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方向。为此,学校精心设计,先后组织开展了“师说——听先生讲学术成长之路”“学霸领航·共学共进”等系列活动,在积极引导受奖助学生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由一个点辐射到一个面,真正起到正向引领作用,营造了善学善思、乐学好学的浓厚氛围。
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的“奖助育人”工作交流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做到了师生全覆盖,还邀请部分校友和家长的参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三年来,我广泛阅读专业书籍,深入研究小学英语远程支教、英语阅读素养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篇。积极参与外语教学相关课题研究和各类学科教学竞赛,在实习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成就了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硕士研究生刘畅同学这样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学之旅:“作为一名‘预备役’教师,我将继续践行‘知术欲圆 行旨须直’的校训,勇做教育先行者,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资助育人是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奖助学金评定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引领示范,带动全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西北师大副校长邓小娟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建立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优化评定过程 在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学院为每一位获奖学生lsquo。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