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支部建在连上”激发研究生党支部内生动力

2021-11-20 12:52:56

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提出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加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巧借党史“支部建在连上”经验,将研究生党支部按照课题组相关性设立,通过“师生联动”“创新立项”“分级培训”等方式让研究生党支部“活”起来、“火”起来、“红”起来,激发研究生党支部内生动力,创新研究生党员教育方式。

“活”起来:师生联动,打通组织建设的“任督二脉”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贯彻落实《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党支部与课题组的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吴乔教授领衔的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高频度对接生物医学研究生党支部,形成“一师一生”党支部结对子模式。连续6年,师生党支部携手举办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活动日,成为福建省最重要的生物科普教育品牌活动,迄今已接待全国中小学生及厦门市民近30000人次,被人民网、全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网、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做好教育扶贫,师生党支部打造“德育+科普”课堂与厦门大学定点扶贫县隆德四中百余名中学生在“云端”相遇,让广大隆德学子在“云上”近距离聆听大师教诲,领略名家风采,品味科学之美,探索生命奥秘。

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党支部携手举办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活动日

“火”起来:创新立项,畅通支部活动的“毛细血管”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深挖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一支部一品牌”。植物学党支部立足厦门大学八闽园,陆续组织多批研究生党员到八闽园新农科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实践锻炼,体验到从种植到生产的全过程,将八闽园新农科实践基地打造成集“党建”“文化”“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功能空间,为全院劳动教育提供全面保障;厦门夏季闷热潮湿,韩家淮院士课题组学生党员组成的生物医学一班党支部连续五年发起“实验室除霉”活动,累计参与人数500人,除霉面积近5万平方米;生化一班党支部响应脱贫攻坚号召,立足果蔬保鲜技术,走访8省54个县市,在福建、江西、广西三地进行了扶贫模式的试点布局,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并一举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最高分和最高投资意向。

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前往八闽园新农科实践基地


“红”起来:分级培训,联通党员教育的“神经末梢”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强化素质培训,发挥研究生党员引领力。抓常态培训,建立研究生党支部骨干培养制度化、立体化、长效化机制,夯实理论、实务、素能、实践“四大模块”教学,每年开展不小于32个学时、覆盖全院研究生党支部的骨干培训。举办二期“扬才计划”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养出40余名政治觉悟高和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举办三期“星光训练营”学生党员培训班,赴井冈山、古田、长汀、瑞金进行现场教学,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使命担当;连续三年举办微党课大赛,学生党员同台竞技,以赛促学、以研促建,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星光训练营”师生党员骨干培训班赴瑞金实践学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的传家宝,穿越时空、历久弥坚,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于全面提高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要继续做好“师生联动”“创新立项”“分级培训”,联系“现实与历史”“业务与党建”“学生与教师”,让研究生党员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支部建在连上”激发研究生党支部内生动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