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中国妇女报专访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教授胡子祥

2021-09-15 22:57:31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

在四川省北川县灾区,救援人员抬着一名受伤者从乱石堆中穿过(2008年5月13日)。新华社记者江毅/摄

映秀漩口中学遗址

2008年“六一”儿童节当天,援川干部在北川县桂溪乡看望受灾儿童。新华社发

近日,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右腿的王睿,在残奥会上夺金的新闻刷屏网络。不只是王睿的故事,至今很多人和事,只要与汶川特大地震相关联,都能引起人们的动容和高度关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四川女孩佘沙主动申请前往武汉一线抗疫,理由是:“因为我是汶川女孩”;汶川特大地震中被救男孩饶洪银考上研究生后,决定参军入伍,因为解放军是他心中的英雄。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人物故事,在汶川特大地震过去的13年间总是不断涌现。这些故事处处彰显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每每提及,人们都一如13年前那般心潮澎湃。

而在2008年以后,中国数次抗震和抗击各类自然灾害中,也都频频呈现出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就这样一直鲜明地活在人民的心中和行动上,那么,它的生命力之源是什么?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子祥说,“精神有理论作先导,才能成为屹立不倒的旗帜和永续不竭的力量之源。”

胡子祥认为,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和生命力在理论视域下溯源,具体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保证,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党的领导引领着感恩奋进的新时代风貌

“13号早晨,特警还是武警,一大早就来了,还是通过徒步来的,因为路垮完了。我看到解放军就觉得有一种幸福感,党中央来支持、来救受灾群众了。”汶川特大地震时,冷光香是派驻映秀镇中滩堡村的党支部书记,她在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郭海龙副教授的口述史访谈中,回忆起当年的场景。

而在位于四川映秀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里,展板上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冷光香当年所见的中国抗震救灾速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强烈的地震波波及半个亚洲。13分钟后,应急方案启动,震后1小时,1.6万部队紧急投入救援。

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决定立即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于是,72小时之内,各路救援大军迅速赶赴四川灾区抢险救灾。12.3万名解放军官兵,2.3万名武警部队官兵,昼夜兼程赶赴灾区。

在川参加抢险救援的省外救援力量在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县(市、区),3天到达全部重灾乡(镇),7天到达所有受灾村,通过开展进村入户搜救行动,从废墟中抢救出生还者83988人,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500多万人,救援转移受困游客5.5万人……

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共中央先后召开4次政治局常委会议和1次政治局会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先后召开26次会议,深入研究和部署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汶川特大地震中,充分发挥了党的组织领导优势,集中统一、果断决策、有力指挥,并成立工作组、协调各方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党员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开展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在中心的研究成果《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下称《研究》)中如此叙述:党的领导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激发着同心同德的精神意志,凝聚着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党的领导还引领着感恩奋进的新时代风貌。”胡子祥说,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富强的国家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最坚强的后盾。

抗震救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民同心,“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到“千方百计安置好受灾群众”“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令地震灾区人民将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的感恩情怀和自身奋进相结合,也感染着全国人民,共同形成了感恩奋进、共创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风貌。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

冷光香感激解放军的到来,而她从摇晃的映秀宾馆跑出来后,自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救人。

“逃出来后坐了一会儿,又起来了,马上找水给受伤的人洗。”冷光香说,三点多一点,地震后半个多小时后,她和几位干部已跑到漩口中学去救学生;第二天,建救助站,然后收集物资,第三天,为武警部队带路……全力救灾中,冷光香常常连续作战,几天几夜不合眼。

一个月后,瘦了近20斤的冷光香便病倒了,输了液后,又参与到救灾中,半年后,冷光香在重建中累倒了,突然晕倒休克,救治后,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汶川,与丈夫孩子团聚。对于这些,冷光香说:“共产党员都是这么做的。”

而被誉为“感动世界的铁人书记”,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的原北川县陈家坝乡党委书记赵海清,至今仍记得在组织救援中的这样一幕。地震后,陈家坝乡成了孤岛,面对凄惨的情形和余震不断,他组织救援和自救,在人群中喊“所有的党员干部都站出来!”便看到人群中的干部都齐刷刷站了出来,年轻人也站了出来。

“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特大地震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才会有团结统一的精神风貌和组织状态,才会有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斗志和信心,才会有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魄。”《研究》中总结。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抗震救灾实践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理论向导。”胡子祥说,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贞和忠诚,让中国共产党于挫折中不断奋起,于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于国家社会步入迷途之时领航导向。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会动员力以及党的先进性的严峻考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支撑党攻坚克难,成功应对考验,转危为安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密切配合,基层党组织如战斗堡垒般,带领群众自救互救、重建家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这些无一不是信仰的力量,无一不是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和矢志不移。”胡子祥说,执着并忠诚践行理想信念,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理念信念是实现多难兴邦、多难励党的辩证转化的前提可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

地震灾难直击生命底线,以人为本的精神愈显鲜活而深刻。2008年5月21日下午,3次进山营救,被困什邡深山长达216个小时的电站女职工崔昌会,被原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和驻鄂空军某部用直升机成功救出。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正是因为坚持以人为本,坚决做到对每一个生命的不抛弃、不放弃,即使过了震后72小时黄金救援生命时间,依然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

汶川特大地震后重建也遵循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指导方针,让人民满意。

中心口述史中记录,都江堰向峨乡村民李贵兴在接受访谈时,表达了他对灾后生活的满意。他对自己家的集中安置房非常满意,对家乡经济、旅游等发展充满希望,一家人的生活知足安乐。他说住房条件改善了,修了旅游环线,路很宽,以后旅游业起来了,家家户户会越来越好。

而北川县擂鼓八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桂正云在描述重建的新学校时,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前是没法想象的”,新学校的生活、运动、教学的设施设备都非常好,每个教室里都配齐了电子白板、多功能展示台、等离子电视、投影设备等电子教学设施。“我们想的是,既然党和国家这么支持,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要把教学质量、管理给拉起来。”桂正云说。

在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建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出发点,优先推进住房、学校、医院等民生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着力解决群众就业、特困帮扶、再生育服务等问题。实现了灾后重建后,灾区的跨越式发展。

“无论是生死竞速的生命救援,还是降半旗默哀的国家式致礼,或是高效的灾后恢复和重建,都深刻地体现了尊重生命、人民至上的以人为本精神。”胡子祥说:“抗震救灾精神蕴含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

胡子祥认为,如今,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正是党性和人民性统一最生动的诠释,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

汲取理念、价值和方法,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动力

——访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教授胡子祥

距“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13年。13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大力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13年间,抗震救灾精神也不断得到丰富、升华和拓展,这与其孕育形成有关,也与时代发展相连。

抗震救灾精神经过了怎样的孕育形成,经历了怎样的传承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新时代该如何弘扬?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已研究抗震救灾精神十余年,并承担了多个省部级、国家级抗震救灾精神相关课题的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胡子祥。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发生过多次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惊世界,其救援和重建成绩斐然。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后,提出了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经历了怎样的孕育形成?

胡子祥: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抗震救灾精神,形成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勠力同心进行的伟大抗震救灾斗争过程之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遭遇地震活跃期,尤其是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地区先后发生6.8级、7.2级强烈地震。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不畏艰险,亲临一线,亲自领导和指挥抗震救灾,并形成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思想。在思想认识方面,提出和地球“打仗”,要“多难兴邦”,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观点;在应急救灾方面,提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方针;在防震减灾方面,提出“从预测到预防,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党的一元化领导、多方面分工协作的思路。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地区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开展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铸就和彰显了感天动地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抗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力量的继承和发展,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特殊重大危机事件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凝练和高度升华,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人们常听到很多当年被救援的孩子,“长大后就成了你”的故事,这些是否也属于抗震救灾精神的一种传承发展?

胡子祥:灾难危机往往是对公民素养、价值信念、社会道德风尚、社会文明水平的检验,能够有效衡量核心价值观践行成效。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之中,中国人民展现了良好的公民素养,党员干部表现出坚定的价值信念,社会呈现出优良的道德风尚和文明水平,国家凸显出强大积极的影响力。可以说。抗震救灾精神集中承载了个人之“小德”,展现了国家、社会之“大德”。

一方面,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利“小德”。抗震救灾精神归根到底是个人品德的升华,自然也能够熏陶砥砺个人道德意志。抗震救灾精神所包含的集体主义价值、民族气概、坚强斗争意志、人民立场、科学精神等,都是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和道德意志的宝贵资源。

另一方面,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益“大德”。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国家社会方能行稳走远;唯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民族方能在接续奋斗中重振复兴;唯有“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人民方能在实践中真正走向美好幸福。因此,抗震救灾精神能够促进广大青少年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实现富强,增进民主,发展文明,促进和谐;砥砺广大青少年变“小我”为 “大我”,积“小德”成“大德”,蝶变成为担当起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之重任的时代新人

记者:特别是在去年开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的抗疫精神,是否可以说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继承、弘扬和拓展?

胡子祥: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同包括地震等在内各种自然灾害和疫情作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分别形成于党领导人民抗击特大自然灾害、严重疫情的伟大斗争实践,各自既有独特鲜明的自身特征,又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同样都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我们要从抗震救灾精神中汲取其理念、价值与方法,不仅为我们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如抗疫精神,提供重要精神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记者: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弘扬?

胡子祥:“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所承载和彰显的精神力量、意志品质、价值旨归与科学方法,不仅为我们抗击各种重大自然灾害与疫情提供重要经验启示,而且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应对各种重大困难与风险的精神支柱,同时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凝聚起上下齐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的成功经验与智慧结晶,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各阶层、各行业、各领域和各方面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凝聚起应对重大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广泛联合各行各领域各方面的爱国进步力量,在全党全社会包括海内外广泛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

二是砥砺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品格。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中国人民在抗击地震灾害中展现出顽强坚忍的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路上,面临来自各方面重大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三是始终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抗震救灾铸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地与各种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得以接续和传承,在新时代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时代表达中呈现出来,内蕴“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之中。新时代抗震救灾精神激励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救灾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及其彰显出来的中国精神,不仅反映我国救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逐渐进步,还折射了“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当下落实“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提高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精神支撑。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21年9月14日第4版 

http://epaper.cnwomen.com.cn/html/2021-09/14/nbs.D110000zgfnb_1.htm#nw.D110000zgfnb_20210914_1-4.htm?time=1631589569439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