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云南城乡远程医疗互助平台建设与应用案例

发布时间:2020-10-13 16:42:59

志愿者扶贫典型案例

——云南城乡远程医疗互助平台建设与应用

一、扶贫志愿者服务概要

建立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城市人才资源优势,以医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为主要服务力量,帮助农村村民解决医疗健康中疑难问题,帮助村医以及基层医生提高业务能力;以大学生与小学生远程视频互动的形式,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并树立良好的人生观。项目已开展咨询和会诊1千多次,远程讲座6次,小学生辅导100多人次,农村调研500多人次,涵盖了80个村,11个民族近30万名群众,平台注册医生志愿者200多人,大学生志愿者200多人。

二、扶贫志愿服务案例背景

农村医疗概况

农村的医疗改革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如何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只有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导致农村基层预防保健服务经费严重不足,预防保健工作亟待提高。40%-6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农村小学概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向最难处攻坚,在最痛处发力,力争用三年时间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在中国,有60%以上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本应成为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

医疗专家扶贫大量时间花在路上

几乎每家大中型医疗机构每年都要派出一支或多支医疗队伍到农村开展义诊、教育培训等扶贫工作。多数情况下,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和资金远大于现场扶贫工作的时间和支出。

三、志愿服务团体介绍

服务团体主要由平台建设与管理组、平台服务支持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医生团队和志愿者教师团队组成。

主要发起人兼平台建设与管理负责人20多年从事数字医疗技术研究与开发,主持医疗异构数据集成应用、医学影像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应用两个方向的项目两次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平台服务支持组包括云南大学扶贫办、云南大学校医院、云南大学团委、云南大学信息中心,以及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昆明市延安医院等医院,以及云南移动等企业。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初期主要是来自云南大学各个学院的优秀志愿者学生代表,目前项目以云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依托,本着“以网络为桥梁,扶贫助困”的宗旨,起到联系志愿者和帮扶对象的作用,及时提供信息服务,之后会成立学生社团——云南大学远程医教互助社团。主要成员获得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去过独龙江支教、获得过全国青年五四奖章、一等奖学金、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并获奖、担任过辅导员、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志愿者医生团队的成员目前主要来自云南大学校医院、云南民族大学校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等的志愿者医生们组成,中青年医生居多。

四、精准扶贫瞄准的问题对象

医疗方面,云南省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医疗机构诊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是看病就医的最大难点。受山区环境的限制,医技人员匮乏、功能科室不全、诊疗技术落后、医疗设备陈旧,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受服务能力的限制,长期以来县镇医院难以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教育方面,截止2019年3月,云南省目前有67个贫困县,全国第一,由于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等种种因素,这些贫困县将长期处于困难发展阶段,这同时了也限制的这些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我们主要瞄准的问题是:

医疗专家扶贫主要时间在路上

贫困农村多属边远山区,村民邻居分散。一般城市医疗队开展一次到村现场义诊,半天时间可以看完求诊村民;但是如果是从昆明出发的医疗队一般最少要三天,如果是从北京出发,则最少要一个星期。这样城市的医疗机构派出的扶贫医疗队主要时间和资金成本都在路上。

农村村民非急性疑难杂症靠“拖”

根据我们大量的农村调研,以及一年多开展远程医疗咨询的情况,农村有大量的慢病、疑难杂症患者用民间偏方诊治和基层就诊情况不理想,而想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又要考虑经济负担,或是因未到过城市而担心找不到看病路径等,最终选择“拖”。

村医大量时间不是在出差开会、培训,就是在开会或培训的路上

基层负担很重,村医也同样如此。我们在跟村医交流中,多数村医提到:他(她)们有一半或更多时间在乡(镇)、县、市开会、培训、帮忙,或是在去和回来路上,很多时间卫生室不能正常开门运转。

农村留守儿童多孤独,向往城市和大学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存在着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疏于照顾等,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

其他互联网远程相关问题,如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系统使用难、因农村方言问题导致城乡沟通难、政策法规限制等。

五、扶贫志愿服务内容

1、研发并建立农村可普及的互联网城乡互助平台

项目组研发城乡远程健康医疗互助方法、设备及系统,目标是把远程健康医疗咨询和会诊所需的功能集成为一体,操作简单、成本很低、免安装、免维护、免培训,可在农村广泛普及推广应用,解决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在农村极度匮乏的问题。城市端还可让广大大学生、医生志愿者参加到对农村健康医疗关爱支持的平台中。

城乡远程医教互助平台在不断研发、实验中持续改进,现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稳定运行一年以上。

2、 建立运行机制

村民在村医的陪同下通过自主研发的村远程健康医疗终端,一键联系呼叫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服务中心,在中心帮助完成前期准备,然后连通医生志愿者、城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使村民获得所需要的帮助,志愿者是本平台的主要服务力量。

3、远程医疗健康咨询

通过平台,“互联网+医疗”模式通过互联网的利用,把线上的医疗专家与线下的患者需求结合起来,使互联网为线下的就医平台,从而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就医服务链。这种服务链条的形成能够有效整合专家的碎片化时间, 使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进而使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及就医体验等进一步提升。

在村医的协助下,让村民克服语言沟通障碍,偏远地区的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发达地区的先进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最大程度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让患者群众不出村子就能得到千里之外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4、“疑难杂症”省县乡村多方会诊

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借助平台开展省县乡村多方会诊来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由多方共同会诊出具诊断意见及报告过程,帮助基层医生会诊,多级联动,一方面大家可以相互学习,提高会诊质量,另一方面,老百姓不用跋山涉水到“大城市”看病,可以显著减轻老百姓的看病负担,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5、远程专家讲座,村医远程培训

为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断技能,更加规范、高效地进行诊断,为患者就医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依据,可以通过平台定期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远程培训,每周两次上级医院专家讲座,实现远程培训,节约培训成本,村医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6、大学生志愿者呼叫中心,随呼随应

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呼叫中心,随呼随应,为各方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对于地方上的需求,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回应,包括农村方只需一键呼叫,查询、信息记录等所有可能为村民和村医带来困扰的操作都由大学生完成;另一方面协调联系合适的医生志愿者,并作为医生的设备操作小助手。

7、远程教育,助力教育扶贫

城乡医教互助平台一个新的应用是以及视频通话的方式把乡村小学生跟大学生志愿者联系起来,志愿者协助小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使互联网成为线下的教育平台。这种教育、心理服务的形式,能够有效整合大学生志愿者的碎片化时间,志愿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帮助山区孩子解决了学习、心理等问题,进而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缩小城乡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差距。

8、远程会议,多方工作协同

城乡医教互助平台为地方提供远程会议功能,通过该功能进行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帮助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信息传达、资料共享、协同工作等各种需求,通过平台实现面对面般的交流效果,从而为贫困地区提供高效快捷的沟通新途径,有效降低节约时间和出行成本,提高地方的运作效率。

六、扶贫志愿服务投入的成本

项目前期投入资金约150万元,主要由云南大学等资助;

农村实地调研投入人力约500人次;

开发和建设投入约120人月;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约10000小时;

医生志愿者到村现场义诊约100人次;远程讲座和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固定每周一次;

其他支持人员投入。本平台的研发、建设和运行得到广大社会力量的支持,包括前面介绍的志愿服务团体中的平台服务支持组力量等,其中包括云平台免费使用了云南大学的服务器、网络等资源。

七、扶贫志愿服务效果

目前我们的项目开展咨询和会诊1千多次,远程讲座6次,小学生辅导100多人次,农村调研500多人次,涵盖了约80个村,25所卫生院,中小学校25所,11个民族近30万名群众;平台注册医生志愿者200多人,大学生志愿者200多人,这些指标数字正在快速增加。

八、扶贫志愿影响力

我们的城乡互助模式广泛得到社会认可,较短时间里报纸、网站、电视台等报道约有20次报道。主要代表性媒体报道:

1、2018-02-24云南网刊登了:“云南大学这个发明将使成千上万的农民受益”

地址:http://special.yunnan.cn/feature15/html/2018-02/24/content_5095423.htm

2云南日报2019年3月18日报道云南大学乡村远程医疗系统开通

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9-03/18/content_1270843.htm?div=-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3、鲁史镇卫生院公众号

在2019-3-29日分别发布两条相关新闻。

通过前期对鲁史中心卫生院硬件设施、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调研后,投巨资对鲁史中心卫生院、永新医疗服务延伸点、17个村卫生室远程医教系统建设精准帮扶。该远程医教系统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了云南大学校医院、合作的省级医院、与凤庆县人民医院、鲁史中心卫生院、鲁史镇17个村卫生室的电子健康档案、图像、语音、视频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了远程诊疗的高效手段。基层医生可以通过呼叫中心实时联系云南大学校医院、合作的省级医院及凤庆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医师,对就医患者给予诊断治疗指导,进行远程请教和会诊。帮助卫生院医生及村医提高医疗水平,让患者群众不出村子就能得到千里之外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凤庆县人民医院一体化管理中心和鲁史中心卫生院也可以利用远程诊疗系统召开村医视频会议,也可以实时发送消息、学习课件等。真正做到省县乡村(医共体)四级联动。

云南大学副院长张力教授宣布了启动仪式,郑家亮在会上详细讲解了“互联网+医疗、教育”城乡远程医教互助平台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呼叫平台志愿者和医师专家平台志愿者纷纷作了发言。凤庆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李家文主持会议并作要求:该平台的成功搭建是江北人民的健康福音,医疗真正进入了“病人不动,专家动”现代诊疗时代。基层医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学好用好“互联网+医疗、教育”城乡远程医教互助平台,真正让老百姓体会到,享受到远程医教互助平台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让云南大学的帮扶工作,真正传递到老百姓的身上。

该项目的启动将为患者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线上诊疗服务,有利于解决现有医疗资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大力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服务能力,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医疗资源下沉,“病人不动,专家动”,为广大群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标志着“互联网+医疗、教育”服务新模式,在鲁史镇形成。

最后鲁史中心卫生院黄子全院长作了承诺和表态:平台的搭建是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领导关心和努力的结果,是云南大学倾情倾资精准帮扶,我们会爱护它,更是用好它,真正让百姓享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红利。

新闻1:https://dwz.cn/084R0QF9

新闻2:https://dwz.cn/73QjsQre

  4、中国高校之窗

2018-03-05刊登了:云南大学医疗扶贫项目·乡村远程医疗系统正式开通,地址http://www.gx211.com/news/20180305/n15202376815857.html

5、其他媒体:云南省人民政府网、凤庆县电视台、云南大学新闻网、云南大学校医院、凤庆医改、云南医改、云南大学扶贫网、临沧日报等均有报道。

责任编辑:张治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云南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建立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城市人才资源优势,帮助农民解决医疗健康中疑难问题。
    热度榜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