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支部开展四史大学习活动,齐德学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伟大决策意义

2021-01-19 11:35:42

2020年10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胡华大讲堂第30讲在人文楼十层高精尖创新中心会议室举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齐德学少将应邀做了题为《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场伟大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研究》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共党史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以及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高校学科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庆祝中共建党百年之“四史”大学习系列活动之一。讲座由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主持,我院耿化敏教授、刘进伟老师等党史专业教师及相关专业学生40余人现场聆听了讲座。

齐德学运用丰富翔实的数据、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深厚的研究积淀,从中国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取得了伟大胜利及其主要原因、重大意义和抗美援朝的启示等五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入生动地阐明了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启示。

齐德学指出要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出发,综合分析中国决策出兵的复杂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面对当时的形势考虑了许多因素,但是应当着重看到直接原因是朝鲜已向中国提出了出兵援助的请求,而最本质、最核心的原因则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这包括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东北地区的国防安全、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和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的考虑。同时,当时中国领导人已经有战略预见地组建了东北边防军,有了一定的军事准备,与前两点共同组成了决策出兵的主要原因。历史因素、意识形态因素、苏联因素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决策出兵时考虑的因素,但都不是决策出兵的主要因素或决定性因素。今人需要历史地、理性地看待决策出兵的原因。齐德学着重指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句话绝妙地点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战略目的和斗争对象,包含了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为回顾这场战争时具有历史意义的动员口号。

齐德学指出,中共中央现实地、理性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情况,提出了这场战争三种可能性的结果,并随着战争局势的改变灵活地调整了战略,力争最理想的结果,力避最不利的可能。事实证明,中央决策是科学的、务实的,也是理性的、成功的。

齐德学强调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实际结果完全实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从双方军队遭受不预的打击、战争消耗和人员伤亡三个方面看,抗美援朝战争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齐德学从领导、军队、人民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并推动了有力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实践,结合战争实际调整作战方针,组织全国力量有力支援志愿军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强的意志力和能吃苦的优良传统,在战争过程中凸显出了灵活的斗争方式和大量的智慧创造,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工作为在残酷、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巩固部队、保持部队高昂的战斗士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强化赢得战争胜利的坚强信心,鼓励广大官兵发扬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地提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国内掀起抗美援朝运动,广泛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支前,进行战略物资的生产,努力加强和改善志愿军武器装备,因此依靠人民成为抗美援朝胜利的重要原因。

齐德学总结了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意义。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国地位;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稳定了社会秩序;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打出了中国人民极大的爱国热情;打出了国家建设发展的长期和平环境;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可喜局面;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打疼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和美国当局,极大地教训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打出了抗美援朝精神,为世人和后人留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齐德学认为,中国抗美援朝留下的现实启示主要有:第一,贫穷就会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教训,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给中国人民的启示。第二,对于帝国主义的战争挑衅不能示弱,必须坚决予以回击,妥协退让只能换来帝国主义者更大的贪心和自己国家的更大屈辱。这同样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教训,也是抗美援朝战争告诉中国人民的经验。第三,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弱国能够打败强国,武器装备落后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齐德学最后总结,中国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之战,是世界现代史上穷国弱国打败富国强国的典范之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光辉篇章。抗美援朝战争表明,毛泽东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场伟大战争。

杨凤城教授评论指出,齐德学老师对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非常系统和深刻,生动而有说服力地阐明了抗美援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结合讲座内容,杨凤城提出在历史研究中,青年研究者和研究生需要注意:一是历史同情的理解和后见之明两个理念的共性与差异,虽然历史需要后见之明,但也需要防范仅仅以今天的见解和站位而不是从历史语境出发去评价历史事件的倾向;二是历史的结构是复杂的、立体的、多面的,研究者要有宏观关照,不能只是站在一个方面以偏概全,不能将历史平面化、浪漫化。

在互动提问环节,齐德学同师生们进行了热切的交流,就中国抗美援朝得失、中朝关系、中苏关系、军事历史研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齐德学,国内有影响的军事历史研究专家,特别是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史专家,曾任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副军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历史分会第一任会长。参加编写、领导编写、主编军事历史专著近20部(本),自著军事历史专著6本,发表有关学术文章约200篇,主要代表作有主编的《抗美援朝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4卷。

胡华大讲堂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主办的以著名党史学家胡华教授命名的中共党史学科品牌,至今已经举办30讲。胡华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蜚声中外的中共党史学家,是新中国党史学界、尤其是高校党史学界的一面旗帜。胡华大讲堂是面向全校和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讲座,宗旨在于缅怀前辈学者的治学风范和学术业绩,汇聚党史学界和理论界的一流专家学者,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为跨学科的中共研究提供制度平台,发挥中共研究“求真求实、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齐德学论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伟大决策意义。齐德学从领导、军队、人民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抗美援朝胜利的主要原因。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