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共产党人的“风树之悲”(上)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史学习教育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余老师讲党史故事 | 老共产党人的“风树之悲”(上)

2021-08-23 17:46:16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源于一个孝敬父母的典故。汉代韩婴著《韩诗外传·卷九》记述:孔子偕弟子出游时遇到一位正在哭泣的男子,问他是否有丧。这位叫皋鱼的人回答说,他出游在外多年,未能侍奉父母,不想老父老母相继去世,从此失去了孝敬二老的机会,追悔莫及,叹曰:“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很是感动,让弟子们牢记这个教训。

此后人们就多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来警告世人要及时把握,孝敬父母,以免追悔莫及。人们又把此典简化为“风树之悲”,借喻哀亲之痛。

我在研究中共党史人物时,看到许多他们与父母关系的资料,感佩于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大义,甘愿牺牲个人、牺牲亲情的崇高精神境界。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那种欲尽孝于父母身前而不能的“风树之悲”,也同样令我无比动容。


毛泽东的子母情

...

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与母亲文七妹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了一些有关毛泽东同志母亲的资料。毛泽东在1936年对斯诺说:“我父亲叫毛顺生,我母亲在娘家的名字叫文其美。”其实,这里关于毛泽东母亲的名字是有误的。据考,毛泽东的母亲同当时许多农村妇女一样,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在做姑娘时因为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被唤作“七妹”。因此,毛主席说他的母亲“在娘家的名字叫文七妹。”斯诺用英文按音记述了这个名字,中文又按音译成了“文其美”。

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67年,她生于距韶山冲二十余里的湘乡县唐家坨一个贫穷家庭。十八岁的时候,文七妹嫁给韶山冲的贫苦农民毛顺生为妻。1893年12月26日,文氏夫人在一间普通农舍里生下了长子毛泽东。后又生下了毛泽民、毛泽覃兄弟,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健。文氏共生养了七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泽东兄弟三人和一名养女。她是这个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抚育孩子,操持家务,养鸡喂猪,锄园种菜,样样活都干,样样都安排得有条有理。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位精明能干、善于经营的农民,加上勤俭持家的贤内助,这个贫穷的家庭逐渐富裕起来。

...

毛泽东母亲文七妹

文氏夫人虔信佛教,心底极为善良,对贫穷人富有同情心。她经常瞒着丈夫,悄悄送米送粮接济贫苦的乡亲们。这种美德,对毛泽东兄妹影响很深,他们都很拥护母亲的做法。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有他父亲那样健壮的好体格,但他圆圆的脸庞,宽阔的前额,和善而充满智慧的眼睛,却很像他母亲。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从小就在慈母的风范熏陶下,有母亲那样的好品性。

毛泽东少年时候读私塾时,由于离家较远,和许多同学一样常自带午饭。一天,毛泽东发现一位同学在大家吃午饭时,独自跑到外面去捡柴,好象有意回避同学们。原来这位同学因家里穷,没带饭,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于是,他把自己带来的饭菜分给这位同学吃。放学回到家后,他就到厨房去弄饭填饱肚子。母亲以为午饭带得太少,第二天换个大碗给他带饭,可是儿子放学后还是到厨房找饭吃。母亲很奇怪,就问孩子:“怎么你去读书了,反倒吃得下那么多饭?”毛泽东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不仅没有责怪儿子,还很高兴地说:“孩子,你这样做是对的,只是不该瞒着我,应该早对我讲清楚,我好给你大一点的篮子,每天带两份中饭,省得你们两人都吃不饱。”毛主席一直记怀着母亲这个情深意切的真实故事,给许多人讲过他母亲的这种高尚品德。

毛泽东有一位堂叔叫毛菊生,家境十分贫困。文氏夫人和少年时期的毛泽东非常同情他,娘儿俩每到年关就背着毛顺生给这位贫苦的叔叔送米、送腊肉。可是,毛顺生却要趁堂弟生活困苦的时候,不顾文氏和毛泽东的反对,买下他赖以活命的七亩水田。此事在少年的毛泽东脑海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并对他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解放后,毛主席曾和堂弟毛泽连谈起过这件事,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嫡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了,全无手足之情,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我后来思考这些事,认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

可是,在当时父亲给儿子毛泽东设计的生活之路,是要他到湘潭一家米店里当学徒,将来成为会赚钱的人。十六岁的毛泽东渴望着走出韶山冲,去读书学习,见大世面,寻找救国救民的路。父子之间发生了矛盾。文氏夫人站在儿子一边,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她和毛泽东一起劝说毛顺生,并请来亲朋邻居说情,毛顺生才答应儿子的要求。1910年秋,毛泽东挑着慈母给打点的行李,告别了韶山冲,先到母亲的娘家湘乡县东山学堂读书,后又到省城长沙学习。从此,毛泽东不再由母亲照料,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母亲十六年的养育之恩,母亲的高尚品德,母亲的慈容,深深地埋藏在了儿子的心里,激励着儿子去奋进。

1919年春,文氏夫人患病,得了淋巴腺炎。毛泽东把母亲接到长沙医治,母子曾短聚一个时期。其间,毛泽东和弟弟泽民、泽覃搀扶着老母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文氏夫人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她的儿子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的团聚。

这年10月,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正在同军阀张敬尧进行斗争的紧张时刻,接到了二弟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泽东带上在长沙读书的小弟泽覃,星夜上路,直奔韶山。可是,他们赶到家时,母亲却已于10月5日去世入棺两天了。泽民说,母亲在临终时还呼唤着他们的名字……毛泽东心似刀绞,泪如泉涌,母亲还不及五十三岁,不想一场小病竟夺走了她的生命。他守在母亲灵前,对着暗淡的油灯,回想起童年的件件往事,慈母的形象时时浮于脑际。在悲痛中,他席地而坐写出了384言的《祭母文》,曰:

呜呼吾母,邃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中旬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致,原本真诚。不作狂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汝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亲友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之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毛泽东还写了两副挽联,曰: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10月7日,毛泽东率弟妹跪拜母亲棺前,由他宣读了《祭母文》,然后护送母亲的棺材安葬在土地冲楠竹坨墓地。

当时,毛泽东含着热泪给他的同学、好友邹蕴真写信,又高度赞扬了母亲的品德。信中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说他的母亲正是这最后一种人。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毛顺生接到长沙住过一时日,不久又回到韶山,于1920年1月23日病逝。毛泽东正在北京忙于学生运动,未能奔丧。由其弟弟操办,把父亲与母亲合葬。

就是在毛泽东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之后,他仍然像千千万万的儿子一样,深深怀念着母亲和父亲。1921年春、1925年春夏和1927年初,他回韶山探亲、开展革命工作时,总要到母亲和父亲的合葬墓前悼念一番。1936年,毛主席在陕北的窑洞里,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自己的身世时,用了很多篇幅深情地谈到母亲。他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

建国后,1959年6月25日至27日,六十六岁的毛泽东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韶山,在故乡住了两天。他的心情异常激动,在招待所住的第一夜几乎没有睡觉。可是,第二天拂晓便起了床,去给他的父母上坟。工作人员,来不及准备花圈供果,只好临时折些松技替代。

大家随着毛泽东爬上一座小山丘,来到了毛顺生和文七妹的合葬墓前。毛泽东接过工作人员采来的松枝,恭敬地献上,并向合葬墓深深地三鞠躬,随后又伫立良久。在墓地,毛主席不无感慨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在下山途中,毛主席又对随行的罗瑞卿等同志讲:"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人民同志、老师和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老共产党人的“风树之悲”(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