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梁碧波团队主创的纪录片《百年巨匠——马识途》上线

2022-02-20 13:13:09

《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马识途》作为系列人物传记之一,讲述了革命家、作家马识途波澜壮阔的一生。该片由我校梁碧波团队主创,其中,梁碧波担任总导演,侯旋担任导演,蒋浩、梁世庆、张拓、于亮、范高培、钟家辉担任副导演。纪录片分为上下两集,每集30分钟。

该片的顺利完成,是我校梁碧波团队以创作带教学,以实践带理论,培养实战型人才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2019年11月16日,该纪录片的开机仪式在成都举行。两年来,摄制组从重庆忠县出发,到北京、上海、湖北、南京、昆明、成都等多地,行程万里,沿着108岁马老的人生足迹,几乎走遍了马老曾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通过实地拍摄、影像资料收集、人物访谈等方法,还原了马老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文学生涯。

马识途本名马千木,1915年生于重庆忠县,16岁时奉父亲“本家子弟十六必须出峡”之命,前往北京求学。那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侵华的炮火让马识途被迫中断在北京的求学生涯,辗转到了上海,一位少年的抗日救亡的报国志向由此坚定。后来,他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希望寻找工业救国之道,开始逐渐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

1938年,马识途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那一天,马识途将自己的本名马千木改为了马识途,因为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道路,犹如老马识途。入党后,马识途作为地下党员在湖北多地从事地下工作,后来又到昆明西南联大继续求学,毕业后辗转多地,主要在成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多次命悬一线,终于迎来了革命事业的胜利。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一直试图在追寻马老的心路历程,想要去了解人物当时想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能够在20几岁的年纪,就成为一名坚定的职业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愿意牺牲一切。当我们一路追寻下来,太感动了,发自内心地敬佩。”梁碧波说。

摄制组采访马识途

与梁碧波以前拍过的《百年巨匠——李苦禅》等其他艺术大师颇有不同的是,马识途是一位职业革命家,然后才是作家。

在烽火年代,马识途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淬炼成长为一位勇敢忠诚的革命工作者;国泰民安之时,笔耕不辍,创作下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他的小说《老三姐》《回来了》《小交通员》及长篇《清江壮歌》等,都取材于这一时期的革命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爱党的拳拳之心,贯穿着马老的百岁人生。

梁碧波采访王蒙

摄制组还采访了王蒙、阿来等知名作家,以及《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等,对于马识途文学创作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诠释。

创作感言

侯旋:在马老身上,革命性与文学性是紧紧相融的,甚至于他的文学创作也正是由于他的革命理想信念而激发的,化为了这些真诚字句跃然纸上。

蒋浩:马识途老先生倥偬一生,他的无畏、无私,他的信仰坚定、耕作不倦,让人肃然起敬。《百年巨匠》的制作是一场心灵之旅,感受百年的纷繁、意志的顽强,是一名纪录片工作者的重要人生收获。

梁世庆:能跟着梁碧波老师做纪录片,让我们受益匪浅,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张拓:纪录片创作的魅力于我而言,是去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真实的窗口,然后再从这个窗口重新去看见真实的生活和自己。

于亮:纪录片可以体悟社会,洞见人生,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真相。

范高培:有幸参与本片的创作,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注:转自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责任编辑:齐亚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由梁碧波团队主创的纪录片《百年巨匠——马识途》上线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