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创新载体“艺苑红课”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蕴含着我们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艺术党支部通过“思政+艺术”模式构建“艺苑红课”,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好听、好看、好传的“一首首红色音乐、一幅幅红色画作、一部部青春舞蹈”立体化教育矩阵,获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
1、时代颂歌“唱起来”,唱响爱国“主旋律”。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党史,音乐类“红课”注重“以声入心”。课程从共产党领导人民解决中国“挨打”、“挨饿”、“挨骂”的三大历史问题切入,以独唱、合唱以及互动形式展开,通过《过雪山草地》《黄河怨》《咱们工人有力量》以及《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歌曲,生动展示共产党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斑斓画卷。
2、家国情怀“画起来”,谋划复兴“大写意”。以艺术展现民族精神,美术类“红课”注重“以画讲史”。课程从创作初心、构图色彩和精神内涵等方面解析《启航》《狼牙山五壮士》《占领总统府》《开国大典》等油画作品,生动立体地展示了共产党从诞生、革命、建设,到改革、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既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更描绘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和初心使命,有力引导青年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守正创新与追求卓越相结合,用画笔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3、爱国故事“传起来”,凝聚青春“正能量”。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舞台类“红课”注重“以舞叙事”。课程以“红色”和“青春”为关键词,通过“学习+体验”的方式,借助由学生主演的话剧《血在沸》和舞蹈《雾雨电》再现了柔石、李敏、徐婴和朱凡等宁波籍革命烈士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青春浩气和爱国精神;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现场演绎的代入感,诠释了共和国是红色的,是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它蕴藏着“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标定了“往哪里去”的未来航向。
调查研究“三三工作法”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根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支部工作实际,探索形成调查研究“三三工作法”。
1、三点。调研要围绕中心工作和教育环境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如实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师生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等,及时全面摸清师生的思想状况和愿望要求等,为领导科学决策和加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三步。重大调研活动要事先制定调研方案,内容应包括调研目的、调研重点、实施步骤、时间安排、总结报告、保障措施等,可以采取普通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方法,以及座谈讨论法、问卷调查法、专题调查法等形式,做到“用心听、认真记、多动手”。
3、三定。重视对调研情况的分析、总结和上报,定人、定时、定责,在调研结果之后两周内完成调研报告,对调研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反馈。党支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教育教学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专项调研。
推动发展“三位一体”工作法
全力打造“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引领下的“向阳花”艺术党支部2.0版,形成“党建统领、思政引领、美育提领”三位一体工作法切实推动党支部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
1、以“党建统领”为根,提升组织力。实施“1+2+3”提升工程,即提升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班子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核心带动作用,提升提升支部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已培养青年教师、海归教师5人。着力打通支部建设体内外循环,推进支部与高校、群团、企业、地方的红色“1+1”共建活动,建成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组建“党建共同体”8个。
2、以“思政引领”为基,增强凝聚力。组建“向阳花”筑梦文艺志愿服务队,以“学—赛—演—创”为主线,通过校园巡演、“三下乡”等形式开展文化艺术展演展览年均20次,覆盖服务人数10万以上,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态势,获省课程思政案例特等奖2项,省优秀团支部3个、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2个。
3、以“美育提领”为要,扩大影响力。依托5个专业、3个市文艺名家工作室和2个校名师党员服务团,建立以美育人的立体矩阵,参与学校领衔成立的“全国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进省级“中华美育文化创新与传承资源库”建设;连续四年获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获全国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为浙江唯一高职院校。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