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调研】民宿富乡村,享受慢生活 ——“绽放青春,筑梦下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大下姜”地区开展系列活动

2021-03-05 18:03:58

     依山傍水,与星星为伴、与林海为邻,这种诗一样的生活人人向往,民宿正以优雅的身姿,满足都市人的需求。7月15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绽放青春、筑梦下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地走访调研了下姜村民宿产业发展情况,并与民宿经营者交流座谈。

     下姜村,古名“雅墅峡涧”,早在800年前建村时,就被赋予绿水青山的美好期许。若从高处俯瞰,整个村庄就像深藏在两座大山之间。云雾缭绕,溪水穿村而过,给它增添了一分灵动。

筑巢引凤   民宿消费者变身投资者

    从淳安县城出发,沿千岛湖向西南行驶约50公里。便可到达下姜村,但见远山含黛、溪水潺潺,石板路一尘不染,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小楼参差错落,恍若世外桃源。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之一,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位于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国家将实施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和环境要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在严格保护好生态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相统一,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下姜村借机筑巢引凤,坚定走旅游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

敢为人先   统筹规划释放发展活力

     下姜村的村干部通过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红色景点为依托,从民宿、旅游项目等多方面夯实美丽乡村建设。村干部为实现民宿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以较低的利息贷款给村民,协助村民进行经营许可证的落实等,将先行致富的示范效应和村里的统筹规划相结合,事半功倍。为提高管理水平,2016年下姜村成立了“下姜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统一分客和统一结算的运作模式,操作更加规范。真正做到把下姜村的生态环境、红色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通过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旅游业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为提高民宿档次,下姜村“走出去”又“请进来”。村里多次组织大家去天台、开化等地考察,学习如何经营更专业、服务更到位,全村226户村民,一半以上都出去培训过。

       通过走访多家民宿,小队成员了解到:下姜村目前共有民宿36家,其中精品民宿5家,中档民宿6家,普通民宿25家,床位数达639个。传统民居院落改造而成的占比85%以上,呈现出高度同质化趋势。民宿与村旅游公司合作,在旺季一个月有二十天以上是“满房”,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里还邀请专业导游现场授课,从观景台、大果园、文化礼堂到新农村展示馆……村书记带头解说,党员干部人人当“义务讲解员”。

  以2019年为例,“大下姜”区域全年共接待游客110.3万人次、住宿游客5.76万人次、旅游收入5541.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5.2%、10%、51.7%,其中下姜村接待游客73.37万人次,住宿游客5.22万人次,旅游收入4451.4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8.8%、11.3%、47.7%。下姜村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大下姜”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政策资源加码之下,巷道美化、公厕提升、村陈列馆、乡村公园改造、环村道路硬底化、雨污分流等多项工程在下姜村全面铺开。环境更美、设施更优的下姜村很快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民宿接待游客人数中有不少是回头客及其带来的新客人,部分回头客看好下姜村民宿的发展前景,还转变为民宿投资者。“梦逸的院子”和“麦浪”两家精品民宿的老板均来自外来的投资者。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下姜村民宿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 民宿经营品牌化、宣传推广多样化。同时在调研中收录的36家民宿中,已知进行品牌推广、自媒体等线上渠道宣传比例占60%;与此同时大量的民宿不依靠OTA、自媒体,仅在朋友圈内部小范围进行营销传播,形成家庭式经营。

第二, 民宿价位段相对集中。农家院2.0、院落式主题民宿、精品民宿酒店,人均价格从60到500,可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消费主体的需求。

第三, 经营者管理专业化、多元化,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栖舍精品民宿酒店为例,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管理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专业体系,实现传播输出。经营者也自觉学习掌握新技能,为民宿经营发展提供活力。

       不久前,“大下姜”32个村共同出资组建杭州千岛湖大下姜振兴发展有限公司。据介绍,“下姜村村民人人当股东,尝到了分红的甜头,还要把这个做法扩大到32个村。”新公司成立后,32个村的农旅和文创产品全部使用“下姜村”品牌,持续打响“下姜村”知名度。

转换思维  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

     “我当时跟他过日子的时候啊,两个人吃饭都只有一个碗。”在下姜村村民张阿婆在回忆当年她跟张阿公刚刚结婚时候的情况如是说。如今这一对老夫妻已经是下姜村一家优质民宿的老板。

     乡村民宿不仅潜藏着村民增收的商机,同时也是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重要渠道。民宿的兴起必然带动清洁工、跟单员、客房服务员、厨师等职业的就业。而放眼整个“大下姜”区域,随着全区域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区域旅游深入推进,民宿这一时尚的消费与旅游业态正逐步在全区兴起,呈现出全面开花的趋势,吸纳更多就业人群的能量正在集聚。

    随着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完善,经营民宿的村民也积极转型,办民宿的风格从“让人住”转变成“给予体验”。全景玻璃房、山景套房、静谧河景房、网红打卡地,一系列新鲜靓丽的房间风格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据一家精品民宿的老板讲,房子后面的泥沼地在改造成荷花池之后,整个房屋的效益都提升了一倍。曾经是村里不起眼的一块泥沼地因为民宿被改造,绿水青山在第三产业丰富的同时反向促进,于天于人都是欣慰的事情。

  下姜村没有辜负总书记的牵挂。通过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保护山林,污染整治和民宿建造……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如今这个村已是千岛湖南岸深山中的美丽乡村,山清水秀、翠竹掩映、街道整洁。借助创新驱动,用理性的乡村经营模式,唤醒了城市人“向往乡村”的感性消费观。“诗意地栖居”催生了农村发展的新型业态——民宿的开发带动了乡村的改造,让下姜村成为了农村居民的幸福家园,也成为了城里人向往的休闲乐园。必须看到民宿消费者不仅是一个具有强消费力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对硬件和服务有着更高要求的群体。依托乡村民宿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必须和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并推动二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造就长远生命力。

     行走在村里,可以看见络绎不绝的游客,他们被红色文化吸引而来,在青山绿水中享受生活。从高处俯瞰,幢幢白墙灰瓦的民宿依山而建,远处疏影摇曳,近处田地里郁郁葱葱,脱掉鞋袜,到溪水中摸鱼,归隐山居的梦似乎在这一秒已经实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民宿调研】民宿富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地走访调研了下姜村民宿产业发展情况。下姜村目前共有民宿36家。下姜村村民人人当股东。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