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解字析文,传薪绝学——古文字特专班人才培养成果展

2022-08-20 21:41:57 刘晓宇 谷晓辉 杨宇凡


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也是甲骨文的故乡,拥有丰富的古文字资源和悠久的研究传统。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坚持立足中原,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努力推动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在文学院党委和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文学院院长、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李运富教授积极倡导,于2020年9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选拔优秀本科生创办“古文字学特专班”。目前“古文字学特专班”已连续招收两届学生,并入选郑州大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建设项目。

       

(李运富教授在古文字学特专班开班仪式上讲话)



一、培养基础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和文学院拥有多个与古文字相关的学术和学科平台,如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国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组成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河南省骨干特色学科、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河南省新型品牌智库等,为古文字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导师团队中的主要教授成员

(宋镇豪、黄锡全、季旭昇、李运富、何华珍、张素凤、俞绍宏、齐航福)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现有专业人才(文字学方向)22名,其中有学部委员1人(宋镇豪),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宋镇豪、黄锡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人(黄锡全),河南省高层次人才3人(李运富、何华珍、张素凤),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齐航福),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苗利娟),郑州大学青年人才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1人(何余华)等,团队年龄结构合理,梯队知识结构互补,科研实力雄厚。

团队的研究领域涉及甲骨学、金文学、简帛学、《说文》学等汉字学不同分支,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方面形成了学科特色。已获得各级各类课题65项,其中包括“甲骨学大辞典”“越南汉字资源整理及相关专题研究”“楚系简帛文字职用研究与字词合编”“清代《说文》学新材料普查、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级重大课题5项,重点课题9项,国家古文字工程郑大牵头课题G1、G2类9项,G3类6项;出版《甲骨春秋》《河南藏甲骨集成·开封博物馆卷》《洛阳新见汉晋北魏砖瓦文字辑录》《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集释(10册)》《古文字与语文教育》等著作30余部,多部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约20篇。


二、培养特色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中心和学院总结出“一制”“二专”“三化”“四通”的古文字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一制”,即导师制,一人或两人配备一名导师,全程实行师徒式培养;“二专”,即专业定向和专业课程;“三化”,即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经过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中心和学院总结出“一制”“二专”“三化”“四通”的古文字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一制”,即导师制,一人或两人配备一名导师,全程实行师徒式培养;“二专”,即专业定向和专业课程;“三化”,即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讲求因材施教,小班教学,并积极同国际古文字学者进行交流;“四通”,即本硕博贯通、文史考古融通、文理工科联通、校内外教学科研互通。作为学校“中原历史文化”一流学科的支撑方向,中心和学院积极借助学校考古学、中国历史等专业的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古文字学人才培养提供互补互助的有利条件。

       

(郑州大学19级古文字特专班学生合照)

       

(郑州大学20级古文字特专班学生合照)

       

(郑州大学19级、20级古文字特专班学生合照)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古文字学特专班的培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两年来,2019级特专班获河南省先进班集体,两个年级学生中获国家励志奖学金5人、获校级三好学生11人、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以上荣誉12人、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9人、获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6人,并有多位同学获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答一等奖、“求是杯”中文基础知识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汉字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河南赛区初赛第一名、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校级一等奖等。

       


三、学习活动

(一)因材施教,传道授业

针对古文字学专业特点,特专班设置了专门的课程体系,除文字学理论和古文字材料选读等内容的基础课程外,考虑到古文字学的交叉学科性质,还设有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相关课程。主要课程有《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字学》《古文字学概论》《古文字字形入门》《甲骨学通论》《商周金文通论》《战国文字通论》《出土简帛资料研读》《说文解字导读》《信息时代的古文字学》《中国考古学概论》《音韵学》《训诂学》等,注重人文学科知识结构的交叉和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与优化,以深厚的学科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学生辅导方面,通过“双向选择”为每位学生都配置专属学业导师,指导在感兴趣或有志钻研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而除年级辅导员外,特专班亦有专属班主任管理班级,关心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老师们不仅传授学生们专业知识,更是在课堂内外向学生们传达着“求实担当”的学术精神。

       

(《古文字字形入门》课堂合影)

       

(《中国考古学概论》课堂合影)


(二)对话名师,开阔眼界

为了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中心延请国内知名学者如刘钊、冯胜君、李守奎、孟蓬生、郑振峰、党怀兴、雷汉卿等学术名家为古文字特专班学生量身打造相关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学生们得到近距离与知名学者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联合汉字学微刊编辑部组织开展“师说”专访活动,以访谈的形式邀请宋镇豪、黄锡全、季旭昇、李运富、张素凤等中心多位前辈学者面对面取经问道,通过跨文化高端论坛和访谈等开阔国际视野。

       

(古文字班系列讲座)

       

(“师说”——名师访谈活动)


(三)实践活动,异彩纷呈

为积极开拓“第二课堂”,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鉴,古文字学特专班学生自发组织“古文字读书交流会”,共同研读专业文章、出土文献材料,分享经典阅读心得,探索古文字学的学习方法。2021年11月13日,举办第1期读书会,研读王国维《说珏朋》、李学勤《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刘一曼《考古学与甲骨文的释读》等文章,张素凤教授到会进行了点评和指导。2022年3月4日,举办第2期读书会,研读清华简《尹至》并分享读书收获,尉侯凯老师到会对研读方法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古文字读书交流会)

此外,为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特专班采用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机制。课内实践教学主要举办“古文字临摹比赛”“金文临摹文创活动”“瓦当拓印实践”等特色活动,课外实践教学有考古基地实践教学等,训练与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2021年5月15-16日,2019级古文字班师生与四川大学强基班师生在安阳殷墟联合开展学术考察活动,中心齐航福教授和张程昊博士分别就甲骨文和妇好墓的考古发掘情况进行了现场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补充和深化了讲解员的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文字临摹比赛作品展示)

       

(金文临摹文创)

       

(瓦当拓印实践)

此外,古文字学特专班学生大都参与教师课题组或中心的科研工作,真正实行了基础研究-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梯度培养机制。如2019级张可新等同学在章秀霞老师指导下,先后参与《甲骨文字诂林补编》有关字头的资料整理工作、《殷墟甲骨学大辞典》所引甲骨文原片核对工作以及《甲骨文合集(第六册)》的缀合资料整理工作。卜凡臣、秦丹阳、夏淑敏、刘晓宇等同学在牛振、张阳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参与了《汉字生态》“热点综观”“汉字杂谈”“专题调研”等版块的材料搜集和稿件编写。仇俊豪、化雨、谷晓辉等同学参加何余华老师定期组织的《左传注疏》读书会以及学术沙龙,从论文选题、组织架构、行文表达等方面反复修改磨炼。经过一年多的科研训练,学生的学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四)同窗同行,志同道合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古文字学特专班学生一方面与四川大学古文字强基班学生建立学友伙伴关系,双方交流互动,在学业方面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另外建立不同年级内部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机制。在定期开展的读书交流会上,不同年级的古文字特专班学生一起研读出土文献材料,分享阅读方法和研究经验。特专班学生还建立了跨年级学习资料交流群,在群里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图书资料。

       

(跨年级学习资料交流群)


四、点滴感悟

       

(2019级孙敏)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是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在学习过程中,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次向老师们请教,老师们都耐心地讲解,并引导我去探索思考的新角度,对我的知识积累、思维开拓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老师们将我们看作自己的孩子,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在去殷墟研学时,因为突然降温,老师们就为我们购入了披肩保暖,现在想起仍倍感温暖。很荣幸能在这个大家庭学习、生活、成长!”


       

(2019级仇俊豪)

“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心的诸位老师都对我们关怀备至。特别在古文字学习中,老师们言传身教,尽授心得,我们都有得门而入的体悟。班里同学切磋探研,时有新进,有所积疑,则多寻老师质疑问难,往往醍醐灌顶,多有所获。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能进入文字班实乃我大学生涯之幸。”


       

(2019级夏淑敏)

“老师们学识渊博、真诚和善,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好学深思、互帮互助,很喜欢我们文字班快乐学习的班级氛围。”


       

(2019级卜凡臣)

“我喜欢班级的氛围,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同学们有问题都能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老师们则及时指点,不吝赐教,大家对学习古文字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


       

(2020级刘晓宇)

“专业的老师们都有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涵养,不仅给予我知识的馈赠,更带给我灵魂的震撼。记得章老师带我们读利簋铭文,仿佛利从三千年前来到我们眼前向我们讲述武王伐纣的故事,历史就这样活了起来,很是感动,很是震撼。”


       

(2020级吕倩)

“在古文字学习过程中,我能从每一位老师身上感受到对所授课程的负责、对同学们的真诚关怀。还记得和张阳老师谈心的那个傍晚,许多的迷茫困惑都被解答,路灯昏黄,前行的方向却在心里愈发清晰。”


       

(2019级张丰)

“古文字构形学和文字学概论引我初识古文字;甲骨、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课程的学习,让我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古文字班的大家庭中 ,既有师友的帮助和陪伴,又有书籍丰富思想,每一天我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2019级汪搏)

“初入文字班,以为只是增加了数门特色课,随后我很快便发现文字班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专业课程让我学习到新知;特设的讲座和外出考察等活动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和许多老师交流过程中,收获了远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对古文字学习的专心和热爱。此外,班里学习氛围很好,师生们交流密切,我切实地感受到古文字学习带来的乐趣。”


       

(2020级杨宇凡)

“古文字班的老师们总能给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受。老师们不仅在学习上尽心竭力,还经常在生活或者人生道路的选择上给我们‘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般的关切。”


       

(2020级王仁贤)

“我很幸运能成为古文字班中的一员。这里学习氛围浓厚,老师们博学可亲,同学们互助友爱。在这里,我们有机会走近古文字,体悟其中蕴涵的无穷智慧;走近文献典籍,领略古人所记录的那个世界;走近文物,感受其跨越时空的美……”


       

(2020级陈露玉)

“对我来说,进入古文字班就像进入一个大家庭一样,老师们学识都非常丰富,讲课风趣幽默、课下平易近人,同学们也都非常友爱~”


       

(2020级谷晓辉)

“刚来到古文字班时我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未来该怎样,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明白了学习古文字的意义,坚定了学习古文字的信心。” 


       

(2019级秦丹阳)

“每一位古文字班的老师都非常关心我们,时常感动于老师们的耐心和负责,也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负老师期望。无论是有趣又深奥的古文字知识,还是和老师同学们游学相处的时光,这都是大学最珍贵的经历。”


       

(2020级化雨)

“在文字班里,古文字的生命力的和魅力常常让我醉心其中,古籍中包蕴的先人哲思和文明韧性令我深深触动。身边的老师们治学精深,平易近人,给予我莫大帮助,常让我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之感,周围的同学则各有所长,相互促进。学习每感困乏之际,我便会看看钦佩的老师和同道,鞭策自己笃行莫怠。能够接触到古文字这神奇通灵的符号是一件幸运的事,能够在郑州大学古文字班学习更是让我获益良多。”



未来,中心教师将持续为特专班学生创造学习、研究古文字的优越条件,激发学生愿学、愿研古文字的热情,为古文字学特专班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与物质支持。


责任编辑:李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李运富教授积极倡导,于2020年9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选拔优秀本科生创办“古文字学特专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