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随着教研教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一线教师中涌现出一批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改革者,他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的先进教改经验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总结我校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与提高,更好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案例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尤其是近年来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主持省市级及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教师对已有成果进行了精心总结并踊跃申报,二级院系对本单位申报案例进行初步审核后,择优推荐至学校,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评选结果经公示无异议,最终评选出优秀教学案例51篇。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教务处组编了这套《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学案例集》,入选的优秀教学案例均来自教师真实的教学实践,是广大教师多年来扎根教学一线、辛勤工作的结晶,其中反映的教学过程和活动事件符合学校教学改革精神,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案例展现的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策略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师实施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值得每位教师借鉴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案例,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主动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各部门要进一步做好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推广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作用。俗话说“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应当继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实现高效课堂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改革,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惠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各高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自我心理维护。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自从90年代在国内高校开设以来,许多高校集中在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因此,如何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让学生主动学习,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项目思路和实施方法
在2015年春季之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设计中,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教学目标学科化倾向明显,实用性操作内容较少,教学的实践目标达成度较低。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教育目标,真正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谐的效果,我校于2015-2016第一学期开始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尝试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相比,体验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景和活动,使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从心理上理解并建构心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体验式活动使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其快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不再是单一的指导者,而是提问者、协调者、旁观者和建议者。
体验式教学模式按照引入内容——创设情境、感受体验——分享交流、拓宽体验——归纳提取、整合体验——实践升华、应用体验五个环节进行,一环扣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第一阶段:引入。引入阶段为体验阶段的理论铺垫,是由教师综合讲解本章节涉及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心理学理论机制,提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第二阶段: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师在基本理论背景之下创设涵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情境,用丰富的教学道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组成多层次的学习体验空间,给学生提供能产生多种深度学习体验的环境。
第三阶段:进行体验。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富含心理意味的体验情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各类心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案,然后用行为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团队的任务、相互间进行思维碰撞,共同分享感受和体验。
第四阶段: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在每一项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活动结果和活动感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倾听和表达的技巧。同时教师提出活动过程中有价值的“心理行为点”,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体验过程中的学习成果。
第五阶段:体验内化应用。教师对本次体验教学的整体活动进行总结,结合第一阶段的要点,再次点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督促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1.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课程结束后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发现:学生对体验式教学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在心得体会中提出:“我对课堂活动感触颇深,我认为一节小课堂活动,却是可见人生一辈子大活动,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这几十分钟中得以体现,并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生的发展方向。”,还有同学指出:“自我认识之旅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深,之前从来没在课堂中深入的思考过自己,这次活动我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一直觉得同学们是不喜欢我的,在与他们互动中我也总是小心翼翼,今天同寝室人的反馈让我很意外也很惊喜,原来我在大家眼里有这么多“可爱”的优点,我对自己更自信了。同时我也从他们的反馈中看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盲点和需要成长的地方。感谢这样一堂课,这些收获会一辈子受用”。也有些同学表示:“这节课收获很大,小组讨论及交流特别有意义。我相信通过这次课,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与别人相处得更融洽,互相包容、理解,交到更多真心的好朋友。”等等还有类似的收获反馈。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2.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一改往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让学生自主参与进来,这一做法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更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在体验中,感受事情的发展和发生,进而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体验式教学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在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堂课中教师就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让小组自由讨论写下各组的约定书。很多小组都一致提出课堂讨论中要做到彼此鼓励,尊重接纳,不批评、不指责其他成员的观点,并且小组内部成员要不抛弃不放弃的完成心理健康课。在这样的约定中学生们都感觉到了一种温暖的、具有支持性的氛围,更能坦诚的交流和互动,教学氛围良好。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以及组织者,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促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与思想的共鸣。
4.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中大班上课,学生互动受限的现实问题。
由于心理健康课是公共课,几乎都是大班上课,学生比较多,体验完活动后
分享感受时学生有些拘谨,放不开,分享内容不深入。针对这一情况,2015年之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分成5-6人一小组,很多团体活动可以在各小组间开展,这一做法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上课效率,而且学生内部的互动和分享也变得更为实用和深入。
三、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尝试加入过程性、动态性的考核,更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体验式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在体验式教学中,发展性的动态评价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在评价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语言、思维、表达和手段、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但目前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更多的还限于期末论文的结果性考核,涉及学生课堂参与、分享表达方面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的评价较少。因此,下一步准备结合蓝墨云班课这一手机APP网络课堂互动软件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并及时记录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和发展。
2.增强教师的团体辅导技能,增强课堂实效性。
虽然体验式教学模式整体上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在课堂中仍存在小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譬如,在热身活动被动参与,体验环节敷衍了事,分享环节大部分情况是小组组长和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参与。针对这种情况,心理教师今后要多学习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巧,增强课堂把控能力,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的体验。心理教师团体辅导技能的增强可以促使其更好地观察课堂中学生此刻的状态,并敏锐的觉察更为有意义的课堂行为和现象,合理科学的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时效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