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河南确山:刘少奇在“小延安”竹沟的故事

2020-08-24 15:50:29 《天中晚报客户端》 郭建光 朱国喜

刘少奇修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jpg

刘少奇修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jpg

竹沟革命纪念馆里的石榴树.jpg

竹沟革命纪念馆里的石榴树.jpg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决定撤销长江局,由刘少奇在群山环抱、革命基础较好的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成立中原局,领导鄂豫皖苏四省的革命斗争,刘少奇任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为迅速传达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化名“胡服”,与朱理治、李先念、郭述申等一起从延安出发,经豫西渑池县,于1939年1月28日抵达竹沟,直到1939年10月9日因形势所迫和革命需要离开。在短短的八个多月时间里,刘少奇同志在竹沟留下了一系列勤政廉政爱民爱军的故事。

一篇文章提高共产党人的修养

1938年11月27日,刘少奇一行到达河南渑池。在渑池停留期间,他根据多年来对党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提笔写下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刘少奇到达竹沟后,立即着手组建中共中央中原局。其间,他连续熬了许多夜晚,通宵达旦地撰写《共产党员的修养》,终于形成初稿,并在题目前加了个“论”字。

1939年7月8日和12日,刘少奇应张闻天邀请,在中央马列学院为学员进行专题演讲,引起极大轰动。毛泽东高度评价:“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应当快登。”1942年,《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篇关于党建的重要理论文章在《解放》周刊连载。竹沟,也因刘少奇的这篇著名文章,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棵石榴树承载军民鱼水情

在位于竹沟镇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刘少奇办公室的窗户下,有一棵比碗口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关于这棵石榴树的来历和经历,饱含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刘少奇在竹沟工作期间,经常出去考察民情。有一次,他看到村民正在种树,就操着浓重的湖南话问老乡栽的是什么树,并详细了解村民家中的生活情况。村民看到首长这么平易近人,关心百姓,非常感动,便送了刘少奇一棵石榴树苗。刘少奇把树苗种在租住房间的窗前,希望党的革命事业像这棵石榴树一样开花结果、红红火火。

后来,因形势发展和革命需要,刘少奇离开竹沟,石榴树在竹沟村民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如今,这棵石榴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是国家三级古树,成为重点保护对象。这棵石榴树承载了以少奇同志为首的新四军与竹沟当地百姓的鱼水深情。

一篮鸡蛋与百姓同甘共苦

刘少奇在竹沟工作战斗生活期间,正是国内革命形势最严峻的日子,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竹沟群众的日子捉襟见肘,不得不以野菜充饥,吃饭成了大问题。刘少奇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不能按时吃饭,更没有吃饱饭,营养不良,落下了严重的胃病。

中原局留守处主任王国华把亲戚送来的一篮鸡蛋转送给刘少奇的警卫员,叮嘱警卫员为首长增加营养。吃饭时,刘少奇看到餐桌上多了一盘炒鸡蛋,便非常严肃地询问警卫员鸡蛋哪儿来的。警卫员吞吞吐吐地告诉刘少奇。刘少奇说:“现在根据地的群众吃饭都成问题,我们要时刻想着他们的处境,与他们同甘共苦。”于是,刘少奇把这一篮鸡蛋分给了最困难的群众。

摘《天中晚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彭淑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刘少奇在确山县竹沟领导鄂豫皖苏四省的革命斗争,任中原局书记,留下了一系列勤政廉政爱民爱军的故事。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