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河南洛阳:红色基地“洛八办”

2020-08-27 17:03:45 《洛阳日报》 刘嘉仪

孩子们在“洛八办”参加研学活动.jpg

孩子们在“洛八办”参加研学活动.jpg

2020年8月11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九都东路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简称“洛八办”)里,参观团队络绎不绝。这座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宅院,在7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民居到“红色枢纽”再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变迁。

筹建之初 毛泽东亲自布置任务

1938年春,日军兵分两路向徐州地区和黄河一线发起猛攻。同年6月6日,开封陷落,郑州、洛阳告急。

同年夏,党中央决定在洛阳设立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办事处,并交由当时的军委统战部负责人刘向三负责。

“洛八办”业务部主任吴晓阳介绍,当时毛泽东亲自同刘向三谈话,并布置了办事处的任务:一是宣传我党的政策、抗战的主张,在国民党上层人士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二是日军一旦过黄河,要在豫西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三是为地方党组织尽可能解决困难,提供方便。

1938年10月,刘向三带着朱德和彭德怀签署的公文、林伯渠给当时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的信件,以及党中央给河南地方党组织的介绍信,率领50余人经西安来到洛阳。

经刘向三多次交涉,程潜勉强同意在贴廓巷56号(20世纪80年代改为贴廓巷35号)的庄家大院以“通讯处”的名义对外办公。

1939年1月,卫立煌接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刘向三向他提出“将通讯处改为办事处”的意见,得到同意。后来,“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通讯处”更名为“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

新时代 “洛八办”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

1942年,国共两党关系恶化,洛阳形势日趋紧张。蒋鼎文接替卫立煌继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加紧对“洛八办”的监视与破坏。1942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洛八办”工作人员撤离洛阳。临走时,一些不便携带的物品就被藏进了南院的一口水井里。

“洛八办”自1938年10月建立,到1942年2月撤离,历时3年多,是全国坚持时间较长的八路军办事处之一。“洛八办”开展的的统战工作,使八路军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使华北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快速、稳固发展。同时,“洛八办”转送了数以千计的我党军政人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运送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为我党制定战略部署和军事行动提供了大量可靠情报,成为我党豫西地区的“红色枢纽”,为我党抗日力量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贡献。

1971年夏,当地居民在“洛八办”南院的水井底发现了许多抗战时期的文物。后经文物部门发掘,共清理出抗战文物120余件,其中,“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等10枚徽章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85年4月,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建馆,这座院落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

2019年9月16日,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洛八办”成功入选,成为洛阳首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今,循着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足迹,一批又一批的党员群众来此触摸历史,接受教育,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得到延续。

摘自《洛阳日报》


责任编辑:彭淑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938年春党中央在洛阳设立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办事处,宣传我党的政策抗战的主张,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地方党组织解决困难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