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缸里的大智慧 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首届“生态缸设计制作”大赛

发布时间:2024-07-16 12:41:28

11月6日至22日,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首届生态缸设计制作大赛。学生用实践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新生“1+3+N”模式入学教育实施方案》走深走实。共有100余名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与自身智慧,积极参与其中。赛事提高了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了解,促进了生态系统基本组成和结构方面知识的掌握。

此次比赛共分为两轮,第一轮以介绍团队生态缸设计理念为主,参赛学生以ppt讲解的形式,向在场评委及学生介绍作品中蕴含的生态学知识及设计理念。经过投票评选,以“雨林秘境”为首的12支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第二轮比赛。在第二轮比赛中,参赛团队可以使用学院所提供材料,将团队设计想法变为现实。所有生态缸成品将会在创客文化节期间于学院大厅进行统一展示。

巧妙构思 PPT讲解入人心

“借用诗词《春泛若耶溪》,我们希望通过此作品在深秋转冬的季节也能挽留一缸春色。”从生态缸的定义、制作所需材料到生态缸基本制作过程、预计效果,精美而富有意境的ppt涵盖方方面面,参赛团队在制作的初期就尽可能考虑各种情况。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旋律,参赛人员将团队设计理念娓娓道来,让在场观众对作品模型有初步了解。

“这个作品模拟的是什么系统?”“空气湿度要怎样保持呢?”“缸内的生产与分解是否能达到平衡?”……各评委老师立足PPT展示的生态缸模型,针对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提出疑问,并给予相关的解决建议。此次比赛面向学院各年级开放,不少大一新生勇于尝试。在知识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大一新生们仍然积极准备,赢得了参赛老师的鼓励与支持。

细致打磨 成品亮相展风采

岩石布满青苔、丛中涓涓流水、不时有鱼儿游过……这是《生生不息》缸内的繁荣景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或展示严酷的自然环境,或以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为切入点,12支团队细致打磨,将新颖理念付诸实践,搬上成果展示台。

作为初赛的第一名,《雨林秘境》组可在长宽高约1米的大缸进行制作。用喷泡胶制作雨林缸的背景,缸体中间用枯树枝配饰,以泥沙和鹅卵石做河床……据负责人赖俊仁回忆,大缸由于空间大,制作工艺上要求更加繁琐。6名团队成员彼此配合,花费10余天才将《雨林秘境》制作成功。

谈及所遇困难,赖俊仁表示,雨林缸最重要的就是温度湿度和植物状况,但由于安庆气温低,团队需要花更多时间去维持热量。“制作雨林缸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互相协作的过程。”他称,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商讨具体的制作方法,一起攻克难题。同时,学院指导老师在制作中给予了不少帮助,共同推动制作过程有条不紊进行。

风格多样、形式新颖的生态缸吸引了不少学生围观,生态学专业2021(1)班的王仕文便是其中一员。“为了体现流水的流动感,这组用泡发胶形成了小瀑布,让我感觉很震撼。”他对苔缸印象很深刻。同为“生科人”,他表示生态缸的制作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通过立体地呈现,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这是学院首次举办生态缸设计制作大赛,点燃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强化了专业认同,培养了合作创新的精神,提升了探究学习的能力。他表示,“在进行生态缸稳定性的合理设计中,参与学生也能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撰稿:李蒙苏  摄影:柳照雪   编辑:江伟   审核:张辉 赵丽丽)

责任编辑:刘婧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1月6日至22日,生命科学学院举办首届生态缸设计制作大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