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信日记】学习榜样 矢志前行

来源:学校网站 发布时间:2023-11-03 09:45:09

2014年9月,我有幸加入常信工作,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的一员。初到教研室时,我被计应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们对技术的执着、对教学的钻研和对学生的关爱所震撼。他们都是我值得学习的对象。

一、身边的榜样

吕勇老师,他对专业和教育热爱至深。吕老师在2021年5月已经退休,退休之后,他依然投身于热爱的教育事业。计应专业面临学生多、教师少、专业课难上的问题,每次我在排课的时候,邀请吕老师继续来兼课,吕老师都是欣然答应,并继续不计得失的帮助计应专业开发口袋实验室。居平老师,默默奉献在教学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她上完课的机房永远都是干净、整洁,凳子都是一张张整齐地放好;她能够说出所教班级每个学生的名字,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邹位进老师,常州市师德标兵,在工作中、生活中,关心学生和我们年轻教师。还有我们的专业带头人聂章龙老师,他是江苏省教学名师,龙城十佳教授,常州市“师德模范”,多年来致力于教学、科研和特长生工作室工作,带领着我们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得了2017年度委属院校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度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017年江苏省骨干专业等多项团队和专业荣誉。 看到身边有这么多榜样,我就在想,我如何提升自己,我能为学生带来什么,我如何做好一个螺丝钉,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常州信息之前,我曾在一所南京的民办院校工作过12年,其实我并非一个天赋型选手,心理素质也不过关,曾经也有过刚走上讲台时的战战兢兢。那么,我是如何来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呢?“孰能生巧”,当时为了适应讲台,每次课前都是至少备3次课,自己记忆力不行,那就用默写教案的方法来代替,先把上课内容在教案上写出来,为了加深理解和记忆再至少默写两遍,这样慢慢的,也能做到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曾记得参加2009年原单位的课堂教学比赛,在2个月时间内,要被9位评委不被提前告知的推门听课,为了达到良好的上课效果,我每次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并反复打磨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这无形中也为我在参加第六届“金讲台”教师遴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自2014年9月进入常信以来,我参加过不下10次省级教学类竞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回想为什么会有勇气不断挑战自己,其中有一个原因应该是源自我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热爱,为什么要用热爱这个词呢?在2010年-2013年,我曾在原学校连续4年获得过多媒体课件一等奖,从一开始做一章的课件,到最后独立开发了一整门课程的学习平台,成为了当时首个获得江苏省教育厅多媒体课件竞赛奖和全国多媒体课件奖的教师。在开发课件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乐趣:当我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凝练,用动画来展现解题的思路,优美的排版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就感觉特别有获得感。扎实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功底,也为我后续参加微课竞赛、教学能力大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每次参加教学竞赛之后,无形中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有所提升,这种提升都会正向反馈给课堂,形成良性循环。

三、做好学生的伯乐

在2020年跟着聂章龙老师一起带挑战杯和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时,聂老师做事的韧劲深深震撼到了我。创新创业这项比赛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求非常高,教师既要懂技术,还要会商业包装,甚至还要懂财务知识,每当我们遇到难题感觉这个比赛走不下去的时候,聂老师每次都耐心地启发我们和学生,帮助大家一起克服重重困难,一直走到了省赛的决赛现场。在我2022年带领学生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时,从中找到了非常好的苗子来参加比赛,参赛的学生虽然聪明,学习能力强,但自觉性很差,两位学生相互也不交流。在暑假备赛时,每次都是线上制定任务,每周组织汇报,但学习效果不明显。开学之后,我制定好工作计划,要求两名学生至少每周两次、每次半天集中起来练习。每次练习我们指导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不同的通关任务,做完之后,再进行点评,然后学生再利用课余时间再进行改进,这样,同学的技能就得到了螺旋式的上升。在全国区域选拔赛时,获得了江苏省第一的好成绩,顺利进入到了全国总决赛。为了更好的备赛,我克服家庭困难,带学生到杭州进行训练营集训,时间长达11天。到杭州的第一天下午就发现,学生在偷偷打游戏,第二天早晨还喜欢睡懒觉。根据学习进度,我制定了朝九晚11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8点准时喊学生起床,吃完早饭,9点准时开始练习,通常都是要练到每天晚上11点,当练习进度缓慢的时候,都是午饭和晚饭买回来吃。每天练习结束时进行复盘,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第二天练习时查漏补缺。当然,学生也会累,也要适当的劳逸结合,比如当哪天练习的比较顺利,有一些空余时间,我会带他们在附近吃好吃的,饭后散步的时候和学生拉拉家常,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回首21年来的教学生涯,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在每个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都能遇到身边的好老师像我的人身导师一样,带我前行。现在的年轻老师面临的职场压力比我当时大得多,我想我可以做的,就是当他们有需要时,我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出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3D624A1729B26245240063F37F8_E3975D97_C89C3.png

3D624A1729B26245240063F37F8_E3975D97_C89C3.png


责任编辑:仲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14年9月,我有幸加入常信工作,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的一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