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案例总结】数字经济学院“多彩非遗”助力“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育人

来源:学校网站 发布时间:2024-01-09 08:50:26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做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与“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有特色有活力有时代感的学生社区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施全环节链条协同育人新模式,建设非遗文化传承的师生团队

组建包括辅导员、民间艺人、社团学生等为一体的非遗传承队伍,在育人环节和环境两个方面协同开展非遗文化育人工作。一方面通过讲座、培训、活动、班会等载体全面开展文化育人,社团学生在传承非遗文化中发挥向其他同学宣传推广的自我教育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社区育人作用,一是在学生公寓内开展非遗文化宣传设计,系统规划文化育人的视觉展示,使同学们在宿舍就可以耳濡目染,熟悉了解非遗文化的特色;二是依托学院班主任工作室,开展学生社区非遗文化研讨、讲坛、实践体验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开拓职业发展的思路。

二、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步走策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引进“非遗”项目进校园,融入教育教学活动

将面塑、剪纸、常州梳篦、竹编等“非遗”项目引进校园,聘请民间艺人、“非遗”传人走进校园,把“非遗”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向大学生言传身授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并用时尚的思维与传统手艺去碰撞、创新,赋予老手艺新的生命。将非遗与艺术相结合,创新作品呈现形式,制作出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产品和手工艺品。

2、依托“非遗”社团,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依托“非遗”文化社团,积极开展常州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索、调查与保护工作,丰富了学生对“非遗”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掐丝珐琅画、彩绘脸谱、蜡染、扎染、拓印等特色“非遗”项目,均是由学生挖掘引入校园;“常州三宝”工业博物馆区与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实践探访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访,对常州这个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常州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见证了非遗传承人对非遗工艺的挚爱、坚守与责任,引导大学生学习工匠精神。

3、营造“非遗”氛围,创设多样展示机会

在全院范围内营造浓郁的“非遗”教育氛围,开展“体验非遗技艺,感受社团文化”沙龙、“非遗”文化作品大赛、“指尖上的书香”刺绣书签制作体验活动、“东方神韵,粉墨校园”手绘京剧脸谱等一系列活动,力求使学生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学习“非遗”,创设“非遗”作品多样展示机会,使学生耳濡目染接受教育和熏陶。

4、创新志愿公益活动,探索“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学生深入校园周边社区、中小学、公益慈善机构,积极开展相关“非遗”文化的宣传活动,如宣讲“非遗”文化知识、手工技艺和艺术表演;开展非遗文化展、爱心义卖活动等,不仅增强了他们保护和传承“非遗”、服务社会的意识,而且也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仲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打造有特色有活力有时代感的学生社区文化,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