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看交院】贵州交职院:“赛课教评”融通 孕育全面人才

发布时间:2022-10-06 14:53:54

图片

“自实施‘赛课教’融通以来,师生对职业教育与‘赛’之间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刻,职教类型教育特色更加彰显,学院落实贵州特色教育强省战略和助力乡村振兴更进一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贵州交职院)党委书记张静表示,近年来,贵州交职院以“赛事”为抓手推动学校综合教学改革,学生职业能力达成度持续提高。2020届毕业生职业能力达成度达91.93%,业内一流企业录用率占本校毕业生的18.03%。

贵州交职院2019年入选全国56所、贵州省目前唯一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评估5年总榜单中,由2012—2016全国第154位跃升到2017—2021年第20位,单年榜单从2016年第269位跃升到2020年的第11位。

“赛”如何与教学融通?“赛”如何既成就学生获奖,又成就学生成才?如何让竞赛回归教育本质,成为助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催化剂?走进贵州交职院,或许可以窥探一二。

图片 贵州交职院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 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获得全国 一等奖
“三类五级”赛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何旭是贵州交职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21届毕业生,现在成为贵州金源汽车服务中心一名金牌维修技师。“能有今天这份好工作,在校时经常参加技能大赛是个加分项。”何旭说,毕业前,就有不少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
唯有实践,方能成就。职业教育只有在实打实的场景中,才能学习技能,掌握本领。贵州交职院打破传统课堂单一的讲授模式,针对学生善于动手的特点,创新探索竞技比赛活动,以赛促学。从2016年9月起,贵州交职院以启动建设“省级优质校”为契机,探索竞赛式教学法,系统设计了“三类、五级”赛事体系,推进“赛课教”融通教学改革,让竞赛资源覆盖全体学生,改变少数学生参赛、竞赛脱离教学“为赛而赛”的局面,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迁移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图片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项全国一等奖获奖团队集训
竞赛分为基础学科类、专业技能类和创新创业类3种类型。基础学科类竞赛主要有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等,以思维养成、职业道德养成、解决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训赛为核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专业技能类竞赛以职业技术技能训练掌握、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岗位最新能力要求等为主要内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类竞赛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据贵州交职院副院长吴薇介绍,目前学院已设计基础学科类大赛5项、专业技能类大赛27项、创新创业类大赛11项,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覆盖率超过90%。
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赛事让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多种岗位的需求。为解决赛项孤立、学生培养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学院引导教师从开发课程赛项起步,举办课程赛、系赛、校赛和省赛、国家赛五级赛事。“赛事以职业需要、产业发展为牵引,对标校外各级赛事,开发‘对标项目’,对接企业岗位核心技能,开发‘自定项目’。”学院院长吴有富介绍,经历过“三类五级”竞赛后,学生的技能达成度、职业适应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探索永无止境。为保障“三类五级”赛事高水平举办,学院通过大赛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传帮带的方式指导学生参赛,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大赛专家组成员”构成的技能大赛团队,通过参加竞赛、指导竞赛、开发竞赛项目等,提升专业能力;针对基础学科类和创新创业类竞赛开展时间不长、教师竞赛指导边学边指导等问题,及时实施“种子师资”培养计划,遴选部分优秀教师担任技能大赛评委、参加企业组织的技术培训,以点带面,鼓励更多教师参与竞赛指导和教学改革;为快速提升教师整体综合能力,学院开发了信息化“赛训平台”,畅通师生之间遇到的“赛—课—教—训”问题,为师生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竞赛项目“教学化”实现修课即备赛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贵州交职院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营造“赛课教”融通的教学环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物流工程系教师张雪按照学院《“赛课教”融通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将其擅长的“供应链运营”竞赛项目融入到《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中。该课程以行业技能竞赛供应链运营为标准,将竞赛内容、任务、评测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参赛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平时参赛较少的学生也变积极了。”张雪说。这一做法不仅把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还对竞赛项目进行了“课内外”实施,使得“赛”“课”“教”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了。
图片 学院师生开展汽车喷 涂实训
“竞赛项目‘教学化’改造实现了修课即备赛的目标。”学院科研处处长张玉杰介绍,一方面,课程设置对标行业、省、国家竞赛项目,将赛项内容、任务、评测转化为易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依据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别设计成课堂竞赛式教学和专周竞赛式实训。另一方面,课程自定项目,专业类竞赛对接企业岗位核心技能,开发项目融入核心课程。依据竞赛任务的难易程度,选择课程竞赛项目或专周实训竞赛项目。
图片 2021年贵州交职院1+ X路桥无损检测师资格培训班合影

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数学建模竞赛》选修课程,即是根据赛项改造而来。该选修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学建模竞赛的基础、内容与标准,学生修课即是备赛。在创新创业竞赛方面,学院课程设置主动对接国家创新创业要求,构建起“千百十”系列进阶课程。大一时对1000名以上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大二时对100名以上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能力课,大三时针对赛项开展10名以上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

同时,学院还及时引导助教志愿者协会等各类社团举行系列竞赛,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作用,形成课内课外竞赛项目与课程的有效衔接;及时构建起“设计—实施—监测—评价—诊断—改进(即设计)”全流程闭合的诊断与改进机制。

目前,学院已对10多个基础学科类、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30多个技能类竞赛项目实施“教学化”改造;建成包括对“赛课教”评价等在内的“赛课教评”课程116门,获得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精品课23门,开发“赛课教”融通校本教材和指导用书58册;建成“赛课教”基地42个;培养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8个,省部级以上技能大师、青年岗位能手10名。

学分互换丰富教育评价体系
“自从学校有了‘学分互换’政策,我就尽可能更多地参加竞赛,争取拿个不错的学业成绩!”贵州交职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学生王财维说。
为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学院出台了《学分互换办法》。参加竞赛获奖,可以与相应的课程成绩互换。“学分互换”包含校级及以上各类技能大赛及竞赛奖励、公开发表的作品、发明创造、科技项目、等级考试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创业项目等6个方面。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均可兑换为相应课程的学分。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个人可获8个奖励学分,获团体奖则每个成员可获7个奖励学分。在校期间,课程考核学分、竞赛与活动的兑换学分达到专业要求总学分,就能顺利毕业。
图片 学院路桥工程系学生实训现场

学院还及时研制“素质达标+专业合格”学业综合评价体系,对赛事进行“量化”并制定《学生综合评价实施细则》;制定《课程改革考核实施细则》,以完善“过程+结果”形成性考核方案,不再仅以期末试卷考试确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将学生在校学习实训及竞赛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纳入课程最终成绩考核;制定监测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课程诊断结果的报告书,确保“赛课教”在可控范围内推进。

截至目前,学院的改革评价体系不但覆盖三种类型竞赛和“课、系、校、省、国家”五级赛事,还做到全域、立体化助力教师协同搞好“赛课教”融通改革,以及学生多次参与各类竞赛项目来提升综合素养、专业能力。近6年来,贵州交职院学生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以上235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率先实现贵州省金奖和一等奖零的突破。

“赛课教”融通,不但有效化解了“大赛更多时候是少数学生的精英赛”“大赛绑架办学资源严重”“大赛与教学融合不够”及“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系统性处理生产问题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弱”等问题,还为今后更好办学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以积累起来的‘赛课教’融通路径再造改革经验为起点,探索更多适合职业教育的特色路径,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张静说。

责任编辑:徐鋆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贵州交职院以“赛事”为抓手推动学校综合教学改革,学生职业能力达成度持续提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