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一站式”学生社区引领师范生卓越培养

发布时间:2022-08-12 15:59:39

为纵深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创设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培育“适教、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立足学校实际、凸显书院优势,融通德育工作内涵、深耕第二课堂实践,依托学生社区构筑思政工作的“同心圆”,打通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一、背景与理念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创建于2007年9月,是全国第一家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现代书院。秉持华东师大孟宪承老校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与社会的发展”的办学思想,孟宪承书院致力于创新师范生养成教育模式,探索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师教育的“5+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促进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养成教育协同融合,助力师范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孟宪承书院基于社区制育人理念,整合书院、专业院系以及相关部门的优质育人资源,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育人新格局。

  二、举措与特色

在探索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平台的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主要形成了以下举措与特色:

 一是依托学生社区党建,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高度,促成教育“同频率”。孟宪承书院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创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聚焦育人使命,以学生社区党建为内圈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不断夯实学生生活园区在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中的阵地作用。

学生社区党建夯实育人内圈。成立社区党员先锋队,探索学生党建向“社区—楼栋—楼层—宿舍”四级覆盖,深化党员身份意识和行为示范;实施社区“平安、健康、绿色、志愿、文化”五大工程,选派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院教工党支部成员担任“导师”,共建幸福社区;制定《孟宪承书院社区实践学时管理办法》等,将社区实践学时纳入党员发展培养全过程;成立社区微党课学生讲师团,鼓励学生党员以专业党小组为单位,立足师范专业特色微党课慕课课程,在易班优课全国共享课程平台上线,宣讲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已有近1500人报名学习。

区域化党建联建促同频共振。以学生社区为内圈,牵头成立“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推进“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一体化育人平台建设。在居民社区建立党员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党员开展“绿色商店”等实践活动;与闵行高校派出所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与上海市武警某部共建新时代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联盟平台优势组织召开长三角高校学生生活园区党建研讨会,针对社区制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社区党建等议题进行社区思政工作的理论探索与经验交流,不断进行社区育人的理念、载体、内容、机制创新。

 二是依托5+1”通识教育体系,稳扎“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深度,促成教育“同场域”。孟宪承书院基于“5+1”通识培养体系推出“第二课堂成绩单”,并依托电子发展档案对学生专业学习、品性养成、社会实践、奖励荣誉等进行精细管理与动态追踪,使得“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有迹可循、有章可依。

建立培养未来优秀教师的示范社区。在社区空间延展第一课堂,建构分层分类的师范养成体系,对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等构建师范生生涯发展评价体系,打造领导力特训-教育领袖养成计划、教师生涯导航计划、教师技能提升计划等师范类品牌活动;深化师德教育,依托“师道绵长,薪火相传”师范生入学仪式、“清明忆先师,黄花祭前贤”追思孟宪承校长、“恰同学少年,师范生出师”毕业一课等强化师范生身份认同,开展德育叙事,弘扬师德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教师和时代新人。

创设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共享社区。打造微格教室、视听室、钢琴房、研讨室、图书室、咖啡吧、健身房等设施齐全的社区空间,落实社区硬件全配备;成立楼层自管会和学生自主管理服务团队,实现学生参与的社区自治;综合地域、学科、民族等因素推进学生混寝制度,推动多元文化交叉共促的社群融合;创设具备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学术沙龙、团队活动、技能训练、文化展演、创新培训、师生互动交流、休闲交际等功能的学生共享空间,为通识教育的常规开展提供人文、博雅、共通、兼容的综合社区环境。

营造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乐活社区。将理想信念教育平台、课程思政教育平台、专业技能教育平台、日常行为教育平台等统合并建,形成第二课堂成绩单并依托电子发展档案实现管理与追踪;打造孟院讲堂、卓培计划、生涯规划、服务学习等学生社区品牌项目;组织师生午餐会、社区运动会、寝室文化节、民族文化周等社区活动;围绕社会责任、全球视野、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等主题深化书院通识教育路径,在乐活社区中实现全人培养与博雅教育。

三是依托多向导师资源,实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效度,促成师生“同成长”孟宪承书院创设本科导师制与书院社区制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打破师生交流的时空限制,引导师范生全面成长。在配备专兼职辅导员入驻书院、一岗双责的基础上,书院内聚育人力量,外拓育人资源,逐步形成“常驻导师、人生导师、 兼职班主任、社会导师、朋辈导师”的多元导师制度,形成集思想、学习和生活于一体的师生成长共同体。

配备专职辅导员为常驻导师。辅导员常驻学生社区,围绕党团建设、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等为学生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指引,想学生之所想、行学生之所行;深耕书院第二课堂养成教育,辅导员承担特色中心指导工作,深入落实生活园区德育理念。

聘请专业教师为人生导师。孟院导师制已实行近10年,通过专业院系导师常态化指引书院学子的学科适应、专业发展、科创实践、个人规划及教技提升等,年均在学生社区面向常态化开展主题师生交流活动300余场,切实发挥导师团队“四个引路人”的作用。

遴选机关青年为兼职班主任。孟院与教师工作部、机关党工委联合发起兼职班主任项目,每年遴选近20名优秀机关干部进社区与辅导员协同合作,通过党团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学业辅导、谈心交流等多种全情投入书院育人实践,推进机关、书院优势互补共济。

邀请中学特级教师为社会导师。书院积极拓展校外育人资源,通过邀请中学名师进社区,借助孟院讲堂、中学校长面对面、未来教师素养提升、青马工程等多元活动平台,在体验式参与、面对面交流中增强一线优秀教师等先锋榜样对师范生的引领示范作用。

选拔优秀师范生为朋辈导师。书院按照1:6为新生配比优秀学导,从新生适应、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等多方面提供朋辈辅导。以教促学、朋辈共进,引导师范生积极探索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模式,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成效与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的育人实践已逐步在校内外推广,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200余家海内外单位到访学习,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教育部网站、全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网等几十余家媒体和门户网站百余次报道;书院《立德树人新途径:现代大学书院制创新师范生培育的实践探索》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SERVE奖;入选上海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书院学子崇学乐学,先后获评“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自强之星提名奖”;学生集体获评“上海五四奖章(集体)”、“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等荣誉。未来孟宪承书院将继续发挥书院优势,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四有”好教师建设目标提供长效平台支持,推动思政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促成育人空间在一线整合、育人队伍在一线融合、育人功能在一线耦合、育人资源在一线聚合,打造全景式、精准化、专业性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格局。

责任编辑:艾美伶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依托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师教育的“5+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纵深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