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培育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校领导深入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发布时间:2024-04-16 08:11:00

近日,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晓宏深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走访调研指导工作,教务处处长鲁先文陪同调研。

周晓宏一行实地走访调研了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实验室、轨道交通实训室、“飞思卡尔”智能车学科竞赛创新基地、“西门子杯”智能制造竞赛创新基地、创新班等。

座谈会上,机电学院院长伍龙从学院基本概况、2023年工作成效、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与举措等方面汇报了学院工作推动落实情况。重点结合学科竞赛、微专业、创新班、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汇报了学院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准备与努力。

鲁先文结合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围绕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简称“双特色”)建设等,从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人才培养;学科竞赛、创新班、产业学院建设;专业预警、特色专业群打造;校企合作、“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校企合作教材及数字化教材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地交流与指导。

周晓宏对机电学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学院“12345”建设发展思路表示认可,对党建“六抓六促”和事业“四以四能” 工作举措表示赞同,并就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期,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人才培养等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内涵建设持续发力,形成标志性成果。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着力扬优势显特色,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等要汇聚合力,产出一批具有机电学院特色的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二是改革创新持续发力,寻求新的赛道与增长点。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勇于“发声”,多措并举,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在产业学院、工程认证、微专业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尝试探索,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体现机电人的担当作为。三是安全稳定持续发力,用“笨”办法下真功夫。要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安全,要排查与严控实验室和校舍的隐患风险,要严守安全底线,从严从紧落实责任,抓细抓实工作措施,让安全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和基本素养,营造优质安全的育人环境。

此次调研指导,为机电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特色凝练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进一步明确了学院发展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笪良国代表学院作表态,机电学院将抓住机遇、创新思路、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扎实苦干,确保各项工作创新开展和高质量落实。

4月10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12会议室召开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周晓宏出席会议并做指导讲话。会议邀请了教务处处长鲁先文教授、安徽工程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龚本刚教授、阜阳师范大学商学院程向阳教授、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刚教授、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博教授、淮河能源电力集团副总经理袁刚高级工程师、皖西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杨桔副教授、安徽满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陈作为论证专家,会议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程广华主持。

会上,周晓宏致辞并强调,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行动纲领,2024版培养方案修订旨在构建“通识课程夯实素养、基础课程衔接专业、专业课程系统前沿、实践教学创新驱动、毕业出口多元灵活”的课程体系,强化个性化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方案修订论证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重要的把脉问诊机会,学院在论证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学习兄弟高校人才培养宝贵经验,要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突出应用特色,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鲁先文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修(制)定要求。他表示,要严格按照学校2024版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课程学分学时设置,更新教学大纲,革新教学方法,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升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期望论证专家对学院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给予指导。

最后,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数字经济5个专业的负责人从专业背景、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对培养方案进行了汇报,提出了修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家对方案修订的前期工作给予了肯定,建议学院要强化顶层规划,各专业之间需要加强统筹协调,要强化现有课程之间的有机关联,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及教学环节,体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次论证会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对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李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突出应用特色,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