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释放社区育人新实效
近年来,南昌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统筹各领域育人资源和力量,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主动谋划、积极布局,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造“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四个卓越”,汇聚全员育人的工作合力。学校坚持以卓越文化为引领,整合社区育人力量,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一是培养卓越辅导员。2003年起,全体辅导员进驻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规范辅导员值班制度,落实全时保障;成立“辅导员工作室”,选树“最美辅导员”,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评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优秀工作论文、工作案例,搭建辅导员出彩舞台;出台《南昌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完善管理机制,厘清工作界限,落实专业技术职务和职级“双线”晋升,畅通发展空间,建设一支“规模稳定、结构合理、能力突出、作风优良、流动有序”的辅导员队伍。二是选树卓越班导。为充分发挥教师和管理干部在育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学校根据实际,落实校领导联系学生制度,开展“双体验日”、校领导与学子面对面等活动;采取按班级、寝室或科研团队等形式全覆盖配备本科生班级导师,履行“人生导航、专业领航、生理护航、职业助航”职责,积极主动进公寓、下寝室,做团辅、开讲座,指导专业课学习和课题研究,先后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研过硬、业务精良的优秀班导。三是培育卓越学子。学校每年坚持开展学生党员评议,评选“十大学生党员标兵”、“最美大学生”,并遴选在励学、砺志、力行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组成“青春开讲”、“香樟精英”等舞台,分享学习工作心得、科研和创业经历,用身边人的故事激励和感召身边的人,讲好南大人自己的故事。四是打造卓越基地,为进一步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打造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品牌,学校先后建立15个学生工作特色基地、6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10个辅导员工作坊,4个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通过重点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在省内外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思政教育品牌,打造“一院一品”育人矩阵。
把握“四个关口”,构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链条。学校坚持以满足各阶段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导向,在社区内打造阶梯式精准供给的育人链条。一是入学教育关。在新生入校初,坚持前置教育、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榜样引领与环境熏陶相结合、集体辅导和个体指导相结合,围绕入学适应、网络素养、国防知识、专业思想、安全防范、学风养成、民族团结、心理健康、劳动养成等方面构建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印发《新生经典诵读》《学生手册》《学生管理规定汇编》等读本,举行新生开训典礼暨军训汇报表演,为大学成长成才开好头、起好步。二是重要节点关。紧盯学生成长重要环节,每月发布主题班会安排。学生入党前,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以合格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疫情防控期间,引导全体本科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凝聚师生同心战疫共识;期末考试前,开展诚信应考教育,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考前辅导;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完善动态帮扶机制,加强诚信感恩教育,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三是发展教育关。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昌大学时寄语青年学子“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作为党团活动主题,打造“青春的担当”等一批音乐作品和主题活动;实施学生党员质量提升工程,打造星火课堂,举行星火仪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将党支部建立在计量经济研究会这一学生社团上,创新实践“党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四是毕业成才关。在学生毕业之际,以“青春奋进、情系南大、文明香樟、勇毅前进”为主题,规划理想信念、爱校荣校、文明离校、成长成才四大板块,开展“12个一”主题教育活动,评选优秀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向全体毕业生赠送印有校徽的学士服,举办毕业游园、毕业歌会等活动,营造毕业季氛围,确保毕业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走出校园、步入社会。
完善“四自教育”,打造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学校坚持完善“四自教育”培育体系,全方位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提升社区育人质效。一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将“研读、精讲、研讨、互动、启发”融入课堂,评选“学霸笔记”,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我校际銮书院创新书院制管理模式,探索“三化、三制、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学分制、书院制”的管理模式,“教书与育人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的育人模式,《南昌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书院制管理》项目入选全国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精品项目。二是推动自我管理升级。建立网格化治理体系,吸纳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骨干力量作为网格员,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通过学生会、青志协、公寓委、文明纠察队等学生自治力量服务社区,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公约、寝室公约,探索“一班一制”。成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办理医保报销、学生证补换等业务,缩短办事流程。三是搭建自我教育平台。培育“学长小教员”,遴选高年级学生骨干帮扶低年级学生,营造思想、学习、生活“三互助”朋辈教育新生态。设立“义工服务日”,创建“党员先锋岗”,拓宽学生锻炼服务渠道;创新劳动教育形式,设立校园劳动日,打造“三级劳动课堂”,在学生宿舍公共区域划定卫生责任包干区,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学院和特色项目。四是激发自觉成长动力。开展“夯实学业、聚焦行业、强化创业、提升就业”行动,推动全员参与就业,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建立联系互访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助力创新创业,汇聚岗位资源。在社区建立师生结对帮扶和指导制度,配备就业导师,举办求职心理调试、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活动,按“一生一策”重点帮扶尚未就业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