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融五化”打造心灵港湾, “五位一体”呵护健康成长
“五融五化”打造心灵港湾,“五位一体”呵护健康成长
---南阳医专仲景学苑“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育人工作案例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障,南阳医专仲景学苑“一站式”学生社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探索“五融五化”心理育人模式,五位一体、多措并举,把心理健康教育下沉社区,让心理育人扎根社区,将心理问题化解在社区,积极打造“宿舍家”门口的心灵驿站,打通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心思融合、以德育心,促进常态化。
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相融合。学生心理问题往往与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缺乏哲学辩证思维,才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除了坚持心理教育特有的预约接待、倾听接纳、共情理解、商议沟通等被动态势的教育方式外,也需要积极融入并借鉴思政教育中主动引领、宣教说服、感召感染、实践体验等主动态式的教育方式,全面紧抓谈心谈话“主渠道”、宿舍管理“主战场”、舆情信息“主力军”、三困帮扶(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重点生,通过常态化开展“三访一谈”、推送每日微思政、暖心小贴士,心理问题周排查、月督导等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紧密融合,同频共振。尤其在社区日常管理中,既发挥思政教育引领导向的功能,也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浸润和体验的优势,从学生心理成长中的问题导入,运用生动形象的思政案例阐释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既有温度也有力度。例如针对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自我中心倾向严重,我行我素,缺乏宽容忍让,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并进而引发焦虑郁闷、孤独自闭、过分自傲或过分自卑等心理问题,我们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入手,引导学生辩证认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从而在自我与他人中寻找平衡点,从唯我独尊变为心有他人,并进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奉献、宽容与责任中找到认同和满足,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心医融合、以医疗心,促进特色化。
把心理治疗和中医特色情志理疗相融合,在学生社区创新设置中医情志心理理疗室,将仲景心病治疗学术思想与现代心理学理论相融合。学生的情绪健康,从中医角度讲,即表现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上的适度,而七情失调,正是中医“情志病”的范畴。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则主要包括防止七情过及,顾护脾胃和顺应季节三部分。一是防止“七情过及”。《黄帝内经》言:“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七情太过等不良情绪对人体的伤害,从而做到心理问题主动预防。二是顾护脾胃。中医常讲“四季脾旺不受邪”,意思是一年四季都当顾护、保养脾胃,脾胃健康,方能抵御外邪。因此,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保持营养均衡。三是顺应季节。指导学生顺应春季生发、夏季畅达、秋天恬静、入冬则藏的养生原则,从而为保持健康心态奠定基础。同时将中医温补心阳法、清心安神法、补脾益心法等中医疗心方法引入心理治疗,以医疗心、以身调心,以心养身,身心共治,凸显中医治疗心理疾病的实效。
三、心体融合、以体健心,促进趣味化。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相融合,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加快人的神经系统传导速度,让神经系统反应灵敏,从而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体育运动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从而增强人的自信力;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激发良好情绪,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人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体育运动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和乐观。因此,学生社区充分发挥体育和心理的育人优势,以“体育+心理”品牌活动为主线,充分发挥体育运动中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团队协作等功能对学生的育心作用,结合医学生学业任务重、压力大、受挫能力弱等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内容供给,创新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育人新模式,通过举办户外素质拓展、趣味心理运动会、团体操、健美操、瑜伽训练、日常健身等活动,以体健心,以体强心,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的效果。
四、心艺融合、以艺悦心,促进和谐化。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艺术疗愈的作用,艺术疗愈法正是一种结合艺术和心理学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艺术创作让患者表达内心情感、体验和感受,从而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提高自信和心理韧性,从而达到心理调节、情感释放、心灵愈合的目的,“乐者,亦为药也”,五音配五脏,不同的音乐曲调,具有不同的能量频率,对于脏腑和情志的调节具有不同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心理愉悦和心理韧性,促进身心和谐。艺术疗愈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心理艺术表达室,在学校公共艺术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音乐、绘画、舞蹈、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唱”想心声、美“画”心情、“舞”动心意、快乐手工、群体舞蹈、团体体操、心理情景剧等。让学生在艺术的美感中愉悦身心、享受快乐、放松心情。
五、家校融合、协同护心,促进制度化。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可见家庭环境是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正是来源于家庭,因此,家校联动、协同护心,正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为此,我校在学生社区建立了“家校联动机制”,成立家校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到校座谈,针对心理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开设了线上家庭教育“心”系列篇章,旨在提升家长心理保健意识,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学生心理问题,并通过母亲节、父亲节、生日等特殊节日或寒暑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社区建立帮扶机制,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真正帮助困难学生应对各类挑战。针对由学业困难引起的心理问题,我们在与家长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家长期望值,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强化学业辅导和指导,以减缓学生学业压力;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学校通过奖、助、贷、减、免、补等多种帮扶形式,帮助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保障学生生活无忧,完成学业无忧;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前置性、门诊式一对一帮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并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正是这些有的放矢的帮扶措施让许多心理问题学生能更好应对心理问题。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育心、育德和育人相结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心理育人力量和资源下沉社区一线,不断探索心理育人的新思路和新路径,充分挖掘心理育人价值,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育人质量和实效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梁顺平 闫珂)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