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品 | 优秀辅导员精品项目展示(十一)
守从业初心,坚定而专注
在精益求精中臻于至善
思育人之道,躬身且细作
在知行合一中铸魂领航
创精品文化,突破中超越
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2021年,山东建筑大学全面启动了“一人一精品”辅导员精品项目建设,面向全体辅导员探索实施精品项目培育工作,通过打造“一人一精品”的生动局面,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两年来,建设辅导员精品项目115项,评选优秀项目26项。为展示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将推出优秀辅导员精品项目系列展示。
本期推出:
商学院 周蓓蓓
《“书香四季”1+X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指出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实践育人的思想由来已久:孔子强调“贱仁体道”,听其言观其行,言行一致,以行修德;荀子“闻之、见之、知之、行之”的逻辑事物认知思想,明确了“行”的重要性;朱熹指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指出教育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强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实践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形式,是以高等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为遵循,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新时代,学校需要将实践育人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需要通过实践育人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全面地了解国情、深刻地把握时代背景,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一、项目思路
“书香四季”1+X实践育人模式以商科人文特色学科为着力点,以既有的“书香四季”咖啡吧为平台,整和资源,打造“书香四季”思政育人品牌,提高协同育人的高度和广度。立足帮助学生长远发展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投身实践,将学到的进步思想、先进技术和优秀文化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使之成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时效性的重要方法。
项目中的“1”,代表一个实体实践基地:书香四季咖啡吧。她创立于2005年,以实习、创业、勤工助学等学生基础需求为切入点,由“辅导员+专业老师+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团队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采取浸润式、融入式、体验式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基地中找到“学以致用”的机会。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贯穿其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提高职业能力,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项目中的“X”,是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定期组织小型的文化沙龙,以“大学精神”、“读书与人生”、“大学生创业”作为主题,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1.规范“书香四季”实践基地运作,打造更加贴近现实的实践模式。
“书香四季”咖啡吧是在学校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商学院具体指导下,由学生创业团队自发组织运作的校内创业实体。本着“服务师生、锻炼自我、打造品牌”的宗旨,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但是由于团队成员对市场变化反应不敏感等原因,加之新冠疫情造成的停业影响,实践基地的运作一度陷入困境。项目立项后,积极邀请专业老师加入团队开展指导工作,充分挖掘学院专业优势,对管理团队进行了“市场化”改进,形成了“一横、六纵、一圆”的体制,使之更符合真实企业的要求:
“一横”即指导老师指明宏观发展方向,店长、执行店长统筹各部门,以目标为导向制定工作计划并开展工作;“六纵”是指库存主管、财务主管、人事主管、产品主管、宣传主管、纪检主管分工负责,协商合作,开展具体工作;“一圆”即全体成员团结如一个圆圈,同心协力,为实践基地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改进之后面向全校进行了团队纳新,目前管理团队共有来自全校5个学院的学生14人,全年共有110人在实践基地实践超过3个月,是我校运转程度较高、覆盖面较广的实践基地之一。
在后勤处、安全管理处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了多次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演练,先后为理学院读书会、校长务虚办公会、商学院“青马班”读书会提供了安全、温馨的活动场地。
2.挖掘“书香四季”品牌人文特色,开展系列讲座。
为更好发挥文科学院优势,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学院专业特色,开展《财经工作视角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中国的品牌发展谈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等人文社科类讲座,通过知识传授和党史学习教育一体融合,有效地引导了大学生感悟百年党史伟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3.加强对外交流,加强对外交流,打造开放型学习平台。
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哲也青年学习社,与商学院“青马班”成员一起,开展了两期“书香四季”经典研读交流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与艺术学院友吾艺术体验课堂共同举办“吾与书香,共刻时光”对话未来的自己体验活动,把青春写入信封,以雕刻纪念韶华,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自己的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三、工作成效
1.深挖实践基地育人功能。将实践教育与“三全育人”、“劳育”教育有机结合,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采取浸润式、融入式、体验式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基地中找到“学以致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与校级研究课题:将劳模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研究,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贯穿其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提高职业能力,培养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2.重视人文素养的引领作用。围绕服务学生全面成长,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精神为目的,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品格高雅、形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宽德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育民族精神。
四、反思和启示
1.实践育人应具有学科特色。实践育人目标应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设置,是实践育人项目得以特色性、持续性开展的基础。学生在参与实践项目中往往带着“学习专业技能”“看看行业环境”“体会未来工作”的目的,随着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与辅导员、专业教师、创业导师、企业导师等群体的深入互动,逐渐领悟到个人思想品质与综合能力同步提升的重要性。
2.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为思政教育提供新理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是学生知识获取和积累的过程,也是形成品德的过程。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效解决了不能大规模、随时进行社会实践的难题,实现了思政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影响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