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美中国画”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党史叙事——中共一大

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学生处 发布时间:2022-05-06 16:57:26
 


聆听初心声音,

感悟家国情怀,

回顾党史瞬间,

艺术传承经典,

图片美术学院“最美中国画”系列,

观赏历史的模样,铭青春之志!


图片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和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中国现代史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在中国现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一大”会议也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对象。

 然而,如何表现这一历史,却存在着较大挑战。其一,素材缺乏。“一大”时期,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照片流传,可参考文字少,甚至参会人员和具体情形都有待研究,这些为美术创作造成了困难。其二,人物复杂。“一大”固然重要,但中共核心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却没有参会;而参会人员中,既有毛泽东、董必武等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有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之类变节者,还有刘仁静、包惠僧等经历曲折的脱党者、游离者。如何根据人物未来发展轨迹来塑造早期形象?是一个棘手问题。其三,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显然是表现的重中之重。然而,他当时只是一位“老成持重,沉默寡言”的记录员。如何在尊重历史情况下表现伟人的特殊地位?这些都是对艺术家的考验。

图片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早期美术家回避了对历史人物的直接描绘,而采用了对历史遗迹或遗址进行象征性表现的手法。最具有象征意涵的历史遗迹显然就是南湖和红船。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一大”见证人王会悟描述,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纪念物,成为南湖精神的象征。60年代初,钱松岩创作国画《南湖留胜迹》,颜文樑创作油画《南湖》,成为此类绘画的代表作品。相比之下,钱松岩国画保持了传统水墨山水图式,而颜文樑突出了红船造型,加之对远方红日和霞光弥漫的描绘,革命主题的象征性意味显得更加浓烈。

图片

 另外一个具有象征性的历史遗迹是上海“一大”会址。这是一座具有典型的上海风貌的石库门住宅建筑,建于1920年秋,是“一大”会议参加者之一李汉俊的家庭寓所。建党30周年之际,上海市委在中央指示下勘察确定,开辟为纪念馆。60年代初,陆俨少采用写实手法创作《伟大的起点》,描写外国友人前往参观的场景,是较早表现该题材的国画创作。相较而言,沈柔坚1972年创作的版画《瞻仰》具有更高的写实性,构图庄重,色彩明丽,描绘各族人民瞻仰圣地的现场,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图片

 象征性遗址描绘以风景、建筑为表现对象,并不真正切入历史事件,回避了历史人物塑造,与真正的革命历史画相去甚远。这种情况,跟“一大”主题所具有的重大性、严肃性是有关的。较早以写实油画语言介入这个主题的,是1977年陈逸飞、邱瑞敏合作创作的《在党的“一大”会议上》。这幅画实际上是一幅群体肖像画。画家有意选择了从未偏离革命的六位“一大”参加人:毛泽东站在画面中心,面对观者,昂首挺胸,神情冷峻,慷慨陈词;他的左边是董必武、邓恩铭、陈谭秋,右边是何叔衡、王尽美。他们的视线朝向主席右手展开的方向,充满了象征意味。选择性的人物组合、人物的左看视角、主席挥动的手臂,这些细节带有较多领袖像的痕迹。不过,将主席放置到历史环境中,采用冷峻写实手法,明显突破了“文革”早期领袖像模式。这种画法能让我们想起1976年靳尚谊的《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1977年许宝中的《战友——毛泽东与杨开慧》等画作中的气氛和人物造型。

图片

 用国画形式表现写实性场景有较大难度。1991年浙江画家金松为建党70周年创作《1921年7月·南湖》,表现了11位代表在红船中的群体肖像。人物造型和服饰,画舫的结构和气氛,基本契合了主题要求,但写意性的线条和色彩造成人物面容失真,形体柔弱,历史真实的还原度大打折扣。表现画舫中的拥挤构图,也是“一大”题材绘画需要克服的问题。2001年建党80周年之际,油画家孙逊创作了《南湖船上》,同样也描绘了画舫中开会的场面。由于空间有限,画面中只出现了10个人物,核心人物被压缩在狭小空间中,难以发挥人物塑造优势,动态和形象刻画都显得局促。而封闭的空间,除了复现可信历史场景,并不有助于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意蕴。

图片

 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际,中国美院教授何红舟、黄发祥再次拾起这个主题,创作了两幅《启航——中共“一大”会议》。该作品以全新的构思、可信的造型、宏大的空间、浓烈的情感和气氛,将“一大”主题绘画推向了新的高度。两幅《启航》画面结构基本相似,都是描绘代表们在南湖岸边登船的场景。天空乌云密布,湖水波涛起伏,渲染出波云诡谲的时代氛围。画家打破了并峙而立的群像结构,设计了极富情节性的上船过程,在鱼贯而入的人群活动中构思每个人物的造型和性格。人物关系的设计极富匠心,既保证了毛泽东、董必武、陈谭秋等关键人物的核心位置,又巧妙地融入到群体关系中,每个人物的历史命运都通过色调、位置、视角得到恰当的描绘和象征。

图片

《启航》为重大主题性绘画创作树立了榜样,它取得的成功也引人深思。事实证明,党史是由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鲜活生命演绎而成的历史,充满了深邃的思想、炽烈的情感、动荡的命运,是创造伟大艺术的丰厚土壤。与此同时,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也是一代代人民艺术家不断探索和发展的结果。每一件作品都代表了特定时代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方案,但伟大的经典艺术一定要在不断的超越和创新中才能发生。

图片


图片





孟宪平: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 山东省签约美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王雯 沙如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聆听初心声音,感悟家国情怀,回顾党史瞬间,艺术传承经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