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院主办“第二届山西(太原)信访与社会治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8-27 01:14:25

微信图片_20240822220138.jpg


 2024年8月18日,由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信访制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二届山西(太原)信访与社会治理研讨会”在太原顺利召开,本期研讨会的主题为“信访工作法治化与新时期社会矛盾治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信访与治理研究》刊物编辑部等高校、科研机构及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工作者,共计80余人参与研讨。

论坛开幕式由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如鉴主持。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赵云波、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毅先后致辞。赵云波处长对“第二届山西(太原)信访与社会治理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指出信访工作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直接体现,期望会议能够就信访工作法治化与新时期社会矛盾治理运行深度交流。王毅书记对与会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对于构建中国政治学学科自主学术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交流学术、分享经验,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信访工作发展。

会议上半场分两次主旨演讲,第一单元研讨围绕“信访的法治化”展开,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王水雄主持。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尹利民做了题为《依法治访:信访治理模式的嬗变与实践理路》的演讲,通过对地方信访的演化轨迹,揭示其“变与不变”的特质,用案例研究方式从政治与法治的两个维度分析我国信访治理模式的转变趋势与原因,认为依法治访对推动我国信访法治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如鉴以《群众工作理念和信访法治化之间的张力》为题,提出群众观念培育信访人心理预期,这些预期和信访部门的科层属性存在一定反差,当前的信访工作法治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科层属性,需要通过普法教育、在县乡层面引入“首问责任制”等方法缓解这种张力。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邹东升的分享主题为《自然资源领域信访的特征、成因与治理》,研究总结了自然资源领域信访具有信访数量大、涉及问题多样、群访现象突出等特征,从信访人认知、部门协同、舆情反映等方面分层深入剖析,为自然资源领域的信访治理提供了对策建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正强做了《信访(工作)法治化辨思》的主旨演讲,对法治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梳理与解读,认为信访工作作为政治制度处理非法治问题需要保持相对的边界,具有政治引领与治理完善的双重面向。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岩阳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构成要素与发展路径:信访制度政治属性的再认识》为题,认为信访制度是一种具备多维补充功能的复合辅助民主政治,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新动力,是克服选举民主与民主内在局限的一种积极尝试。


第二单元围绕“信访与社会治理”展开,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王清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王水雄的演讲题为《纠纷调解中的博弈镶嵌与关联》,研究从博弈论角度理解纠纷及其调解,认为信访人将纠纷“提交”引入第三方进行调解,是将博弈结果镶嵌更大的社会结构,为理解博弈的均衡路径与群体共识之间密切的关系提供启发。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蓉蓉的分享主题为《数字技术赋能下的一体化治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径——以山西省G市为例》,研究基于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对话,通过呈现山西省G市的案例,结合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矛盾纠纷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一体化治理”的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黄家亮以《基层治理创新的动力机制与决策困境——以冀县综治信息化改革为例》为题,用“情境—决策”的分析框架对冀县的综治信息化改革案例进行提炼,讨论了基层政府运用三种决策逻辑顺序差异,认为基层政府持续有效推进创新需要适配具体的决策情境。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冀慧珍做了题为《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县域信访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对S省P县的调查》的演讲,研究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详细检视了县域信访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认为可以从信息共享、整合转化、解决追踪等机制进行健全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李丁以《北京社区物业治理持续落地的体制保障——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的持久影响》为题,借助奥斯特罗姆的多制度体系框架,重新理解社区治理和基层治理改革,同时以2020年以来北京市物业治理改革为例,概括地方住宅小区物业治理创新的结构性情境,总结地方政府推动治理制度改革的可行策略,为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破解路径。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曙光做题为《社会心理服务在信访工作中的潜在作用与机制》的主旨演讲,研究认为信访工作与社会心理服务是以信访人为共同对象的主辅共存关系,并由此构建出“信访工作—信访人—社会心理服务”三角分析框架,基于系统和个体双重视角对社会心理服务融入信访工作的潜在作用与机制进行了探析。

会议下半场围绕“信访制度的政治属性与情感纬度”展开,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黄家亮主持。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18.jpg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王清的演讲题目为《国家基础权力的发展:以信访治理中的社工项目为例》,研究基于信访社工个案,认为在国家能力强的背景下,通过“实现国家意志且保护社会的双重保护型中间人”可以打通国家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国家基础权力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19.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梦岳以《“反科层”与“制度化”——信访工作的双重使命及其发展路径》为题,研究以信访“群众监督”与“服务群众”双重使命下的“制度化悖论”为逻辑起点,对信访噪音的产生与运作机制进行剖析,从“分类”与“筛选”两个方面构建出一个信访制度良性运作模型。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20.jpg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孔凡义的演讲题为《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信访民主的一个分析框架》,研究对民主概念进行了梳理、建构与解析,基于民意表达与政府回应两个维度,总结信访民主存在法制主义民主、越轨的民主、低效的民主和弹性民主四种形态,认为信访制度的完善需要在民主与法治之间保持平衡。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22.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郭正阳的演讲题为《擦亮情感:信访治理的事本主义偏误及其矫正》,研究认为以文书形式传递信息的科层组织只能分辨信访人利益诉求,难以识别其情感诉求,从而形成信访人情感诉求与信访部门利益回应相错位的局面,应当重视信访事项的分类并完善情感疏导机制建构。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23.jpg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刘玲斐以《双重整合与权威再造:党建如何化解纠纷重塑秩序?——对深圳市F园区党建的考察》为题,通过考察深圳F新业态园区建立园区党委填补权威空白、平息园区纠纷的过程,揭示了通过党建实现权威再造,对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双重整合机制,对重整秩序何以有效的结构性原因进行探讨。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25.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原超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党逻辑:一个组织学视角》的演讲,研究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基于组织学中“战略—激励—约束”的分析框架对中西方政党与现代化关系进行比较,认为从“政党组织”维度提炼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框架与理论逻辑,对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全球叙事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26.jpg

随后,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如鉴主持了主题为“信访写作与发表”的座谈会。与会的各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体会,围绕刊物选择、写作规范与技巧、发表渠道与策略进行经验交流。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27.jpg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尹利民表示,信访写作不应只局限于国内文献,英文文献同样可以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法。另外,研究者需要灵活切换研究视角,更全面的理解信访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28.jpg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授邹东升认为,要推动建立编辑与作者的共同体,尝试采用牵头组稿的方法,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进行人才培养。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30.jpg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正强表示,信访是涉及不同学科的交界面,作者要秉持不断投稿的理念优化研究质量,同时注重训练写作的精准表达能力。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31.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副教授刘梦岳、讲师张岩阳分享了自身作为年轻学者投稿的心得体会,表示信访写作与发表需要学术团体的共同发力。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32.jpg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33.jp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王水雄从扩大信访组织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拓展信访工作理论、拓宽信访业务口等方面发表了看法,并希望写作团队能够有更高要求的学术规范,提升自身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36.jp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黄家亮表示,信访研究要以整体建设为出发点,明确学术性学理化的研究问题,同时注重以轻松的心态创新思维、创新观点、创新方法。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37.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冀慧珍强调,信访写作与发表一方面要致力于学科边界的突破,另一方面要依托有力的阵地建设,对学术写作发挥引领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39.jpg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李丁认为,收集丰富的案例资料有助于开阔研究视野。此外,善用比较思路,在国际视野中寻求功能上的对等物也十分重要。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40.jpg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曙光认为,目前国内学界在心理学视角研究信访工作上,尤其是基本理论研究仍然相对滞后,数量也较为稀少,仍有很大的挖掘与探索价值。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41.jpg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王清分享了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组稿写作经验,认为信访写作可以先聚焦于具体类型。同时可以采取口述史等方式来讲好政府有效治理与回应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43.jpg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孔凡义表示,投稿写作一定要有强韧的信念感,文章难以发表是各个学界普遍面临的难题,需要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并力求研究的客观与严谨。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44.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郭正阳同样肯定研究资源丰富的重要性,信访工作的研究要敢于面向国际视野,扎实做好地方优秀个案,推动信访研究的发展完善。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46.jpg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刘玲斐表示,作为青年研究者首先要调节好受挫心态,耐心多尝试,寻找到自身的节奏很关键。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47.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原超结合自身写作经验,认为持续提高研究理论化水平是信访写作与发表的重要着力点。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49.jpg

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法治时代》杂志编辑庞贺鑫、《信访与治理研究》编辑部编辑张嘉杰从审稿出版角度,交流了语言运用在信访写作中的重要性,避免措辞不严谨不规范等问题。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50.jpg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51.jpg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晓春强调,研究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总能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想法。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52.jpg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教授周瑞玲认为,交流合作是汇集集体智慧提升信访写作质量的重要方式,可以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微信图片_20240822211958.jpg

太原师范学院讲师刘铁军认为,信访研究为多种学科的视角提供平台,需要通过引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助力信访研究的深入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822212000.jpg

会议由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如鉴作总结发言。他总体回顾了座谈会的发言,表示信访研究是一个资源丰富的观察窗口,写作发表难是所有研究领域都存在的问题,信访发表难之所以突出,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作者个人因素。需要在作者层面进行表达方式转化、研究思路创新、学术品质提升几个方面用力,也需要在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想办法,出新招。最后,他代表举办方对与会的各位嘉宾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认为本次研讨会圆满实现了深度交流对话的目标。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将与学界同仁,持续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与新时期社会矛盾治理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共同构建学术共同体,促进本领域学术生态蓬勃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822212001.jpg



责任编辑:王依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第二届山西(太原)信访与社会治理研讨会”在太原顺利召开,本期研讨会的主题为“信访工作法治化与新时期社会矛盾治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