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站式”学生社区“成长微课堂”|从欧洲历史看中西哲学观

发布时间:2024-07-21 18:48:15

为拓宽学生们的学术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近日,“一站式”学生社区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李敏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举办“成长微课堂”第10期——“从欧洲历史看中西哲学观”讲座。

李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欧洲历史上科学发展过程,指出科学是通过客观、理性和规律的方式回答问题的系统方法。她特别提到,科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许多早期的科学家自称为哲学家。李老师引经据典,强调了哲学作为科学前提的重要性。

2.png

李老师详细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对科学的影响。她提到泰勒斯作为哲学之父,提出了“万物源于水”的理论、毕达哥拉斯用数字解释万物的思想,并将其与中国古代文化相比较。她还讲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展示了他们对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的贡献。另外,李老师强调了系统实验方法的兴起。她描述了商业复兴和城市化进程如何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促进了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她还特别提到十字军东征、经院哲学和文艺复兴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接着,李敏老师分析了科学的局限性,指出科学观察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伦理道德的约束。她提出,中国虽然没有像西方那样系统化的科学体系,但中国人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科学精神,并不断进行各种试验和创新。

2.png

李老师指出:中国与西方在科学观上的差异,不仅仅是文化和历史的差异,更是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的不同。她鼓励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不仅要借鉴西方的科学方法,更要重视中国传统智慧的价值。未来“一站式”学生社区将继续拓宽“成长微课堂”学生社区微课平台,邀请更多专家学者走进学生社区,落实“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理念,切实满足同学们的成长需求,为学术交流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3.png

  学生感想:


经过对中西方科学发展历史的对比学习,我深感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西方科技重视理论与实验,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中国古代科技则更多基于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系统理论。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西方的科学精神追求精确与探索,而中国则更注重实用与和谐。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科技交流日益频繁,互相借鉴、融合成为趋势。从中我体会到,无论中西,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人类服务,提升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既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科技文化,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科技成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环工2302张凯毅


责任编辑:王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一站式”学生社区“成长微课堂”|从欧洲历史看中西哲学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