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文来了!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这样寄语毕业生

来源:西华大学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6-28 14:52:08
6月27日上午,西华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郫都校区临江苑田径场、宜宾校区大会堂同步举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李秋实以 “奋斗青春,梦想启航” 为题,向全体毕业生送上临别寄语和真挚祝福。


图片



全文如下



奋斗青春 梦想启航

——在西华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

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校长 李秋实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毕业生亲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庆祝1134名研究生、9153名本科生和1913名专科生,共12200名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送上热烈的祝贺,也向陪伴和支持你们成长的老师们、家长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图片

今天,我们共同拥有了西华记忆。世间山水迢迢,相遇即是缘分。在今年毕业生的论文致谢里,我看到空天学院的Cauchy同学说:红光大道9999号,留给他太多美好的瞬间,2021年的初雪,沱江河畔的深秋,工作室里度过的漫长的深夜,八教楼顶看到的璀璨日出。食品与生物学院的陈雅梅同学说:感谢导师黄玉坤老师的谆谆教诲,希望自己能够长成像她一样温暖且有力量的人。骊歌渐起,思绪愈浓。还记得,西华秋韵的精彩纷呈、临江操场的青春洋溢、西华记忆的大快朵颐、毓秀湖畔的蛙叫蝉鸣、“马尔代夫”的天鹅成群。这些共同的经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华人”。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西华巨变。这四年,你们亲眼所见,郫都校区校医院新大楼投入使用,校园新建了很多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体育馆修缮一新,即将作为大运会排球场馆被世人瞩目,宜宾校区二期惊艳上线,教学楼里交流讨论区随处可见,空调投影全面更新,易班上办理各种事情越来越方便;这四年,你们亲身感受,省长为大家讲党课,奥运冠军教你打乒乓,校长面对面给你答疑解惑;这四年,你们发现课堂上不断涌现更多的年轻博士教师,身边更多同学进入了实验室、发表了科研论文,隔壁的寝室居然全部考研上岸了。用你们的话说:有内味了。


图片


今天,我们共同面对着时代大考。四年前的开学典礼上,边慧敏书记向你们提问: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今天看来,新冠疫情和ChatGPT接踵而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确实已然到来。同学们,你们是疫情后的首批毕业生,三年中,你们无惧无畏,化身最美志愿蓝,投身抗疫志愿活动超过5000人次,服务总时长2万余小时;大健康管理学院周洁、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陈志会等同学4年来志愿服务总时长达400余小时。我看到了你们的勇于奉献和责任担当,更从你们身上感受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激情和善良。

今天,你们站在圆梦国强民富的起跑线上。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你们才30多岁,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你们还不到50岁。你们既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流砥柱。今天,你们即将作为西华最“年轻”的校友,背起行囊,踏上新的征程,今天的毕业典礼既是你们在学校的“最后一课”,也是我任西华大学校长以来给你们上的“第一课”。课堂之上,我的提问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大变局中,我们能确定做什么?

01

以“创新”应对变局,心怀“国之大者”


“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给25位科技工作者的回信,我校1983届铸造专业毕业生王华明院士,是写信者之一。1994年他毅然从德国留学归来,带领团队30年如一日,以极低的物质需求和极高的创新追求,实现了用激光直接制造金属大型复杂构件的创新突破,应用于我国舰载机、大型运输机的制造,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突破飞机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我校2005届土木工程专业文继涛校友,他大胆探索,赋予桥梁以艺术性,既传承城市记忆,又融入时代元素;他采用“化整为零、组零为整”的创新思路,极大减少了在现场开挖土石方和浇筑混凝土等影响环境的工作量,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奖8项、地市级优秀设计奖十余项。

我校2008届流体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德民校友潜心研究,十年如一日。他主持研发出世界最大容量的羊曲储能泵和最高水头的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等一批大国重器,他和团队研发的变速抽蓄水泵水轮机技术还向国外公司技术输出,他在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打出了东方品牌。

惟创新者胜,从王华明、文继涛和刘德民校友身上,我们看到了主动求变、大胆创新、服务需求的榜样。


图片


今天,你们中有带领团队研发无人机换电装置,在航空创意、创新创业、计算机作品等7个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项的西华学院徐万芳同学;还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已提前毕业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舒泽奎同学;有发表6篇SCI论文,被邀作为《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期刊审稿人的陈一萌同学;有主持省级创新训练项目“自动驾驶汽车成员舒适性模型及实验研究”的汽车学院研究生邢山山同学;我无法一一列举,但我要为你们的创新精神和精彩成绩鼓掌祝贺!

你们中还有近2000名同学将继续深造,有上研率达70%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班等先进班集体,有8人全部上研的五舍605等励志寝室。今天,你们中有853名同学获得荣誉学士学位。同学们,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勇于创新,为强国建设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

02

以“平实”磨砺自己,争做“业之能者”


最近常听到有同学说,我太难了!我们遇到了史上最难毕业季。如何应对就业这个时代难题?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周鹏,为改变家乡人口老龄化和土地荒芜的状况,带领团队回乡创业,租赁家乡荒地30亩,教授农民前沿种植技术,带动了一批村民就业。同年,周鹏创立旅游公司,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老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等行动创意结合,该项目覆盖川内6所高校17个专业,带动60名大学生就业。从周鹏的身上,我们看见了创意助力乡村振兴,破解就业难题,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勇气和智慧。


图片


2年前,翻译专业唐芯校友选择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她说:青春就应该来一场奇妙之旅,因为旅途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4年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贾海英带着心中唯一的念头,选择参加西部计划,回凉山州,建设家乡;6年前,外国语学院李美璇选择去新疆某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她说:每当清晨听到孩子们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每当看到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孔和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的内心都会觉得特别满足;10年前,工商管理专业校友谢尚选择回阿坝,他笑说,基层工作白天讲、晚上讲,田间地头讲、入户屋里讲,面对面讲、电话里讲,他的藏语表达能力每天都有长进,但看到当地老百姓逐渐变得明事理,讲道理,开始支持政府工作的时候,心里觉得,值!15年前,机械工程专业校友李和桂选择创业,靠养殖竹鼠起家,挣到第一桶金,疫情爆发后又转向黄精种植,他推出的“蜀妙黄精”荣获国际商标品牌节金奖,他说:希望能够带动更多人致富,大家富起来才是真的富起来。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你们当中,有2304名同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520余名同学有参军入伍经历,200余名同学应征报名,心系国防建设;有100多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即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服务基层。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同学们都能“自找苦吃”,到西部去,到基层去,让激情奋斗的青春于平实之处绽放绚丽之花。

03

以“坚韧”面对挫折,勇做“人生强者”


在西华,有这样一位校园网红——西华水电蜀黍令狐昌茂,他是学校后勤服务总公司员工,也是今年毕业生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他出身农村,是退伍“老班长”,做过养殖户、当过通讯员、帮过厨、做过会计和装修,能一眼看出电表故障,画得了电路图,爬得了电杆,也是拥有2万余粉丝的微博大V,他用耐心与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水电问题和生活难题。今年,56岁的他,大学毕业了。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积极进取、永不言弃、向阳而生的豁达乐观和坦然面对。

2001届机电专业校友吴加富,早年家庭条件艰苦,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工作期间,受制于设备技术条件,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设备,价格和成本相差悬殊,还屡屡遭遇傲慢对待,吴加富凭借“不服气”的精神,一路创办了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曾被孙春兰副总理称赞:“富纳做得好,你们真正打通了这最后一公里,突破了产教之间的瓶颈,值得研究、总结和推广”。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畏挫折险阻,敢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期盼你们把小事做细做实,遇到困难时死磕到底,遇到挫折时勇敢面对,发扬“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西华精神,把遗憾和挫折化作照亮前行之光。


图片


今日一别新征程,从此西华变母校。离别时刻,万般不舍。无论在何时,无论今后落栖何处,老师都始终牵挂着你们,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当你们在外打拼倦了、累了,请记得:西华大学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鹏程万里、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奋斗青春,梦想启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