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队伍入住||中医人类学“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圆满落幕

来源:云南中医药大学 发布时间:2023-12-11 10:14:36

由学校图书馆中医西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医人类学“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于2023年11月20日至12月4日在呈贡校区举行。来自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茶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为学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11月20日下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陈斌教授带来中医人类学“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第一讲,主题为“他者的目光:人类学视域中的中西医之辩”。陈斌首先以“库鲁病”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开场;其次,通过虎日——仪式与戒毒、医患冲突、患者自发组织建立民间互助会、法国产科针灸等具体案例讲解,分析医学人类学向中医人类学转向的必然性;最后,以中医人类学代表性文章《中医人类学视野下的具身性与多重世界》《解开秘方之谜》的深度解读,帮助大家再认识中医的作用和价值,从人类学“去中心化”的视角,倡导平等包容地看待各类中西医文化现象,树立中医文化自信。

11月24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杨洪林主讲“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题为“海鞘化:丽江市严重精神障碍治疗与治理的地方实践——以‘送药下乡’项目为例”。杨洪林首先介绍了幼年海鞘与成年海鞘的特点,让听众对海鞘化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介绍了丽江“送药下乡”项目的起源、具体内容和详细流程后,通过该团队在丽江市人民医院及各乡镇等田野点进行的充分详尽田野调查、深入访谈探讨了“送药下乡”项目的多方实施主体对此项目的认识与解读。杨洪林指出,丽江市实施的“送药下乡”项目对于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治疗治理的社会建构方式如同海鞘的成长,实现了以极小的投入转化为最大的社会利益,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利用,更是我国民族地区开展的对依据西方医学标准划定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社会治疗治理的中国实践。


11月27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李闯主讲中医人类学“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第三讲,主题为“‘弃’文‘从’医:从人类学到中医学的跨界思考”。讲座中,李闯从介绍自己二战高考的坚守,进入中医学专业周遭老师、同学对自身认识的不同,展示了一位深受人类学专业训练的学者的学科体察,说明人类学可以让一个人对人生的认识更全面、深刻、客观、理性。李闯将自己的失眠做为病案,从人类学的前世今生、小卖部里的人类学观察、如何从人类学的视角看中医、“中西医之辩”等方面诠释了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人类学的定义、人类学的应用,讲述了人类学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

11月30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大鸣带来中医人类学“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主题为“人类学之旅”。周大鸣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强调人类学作为一种理解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和人类自身存在方式的重要性。他详细介绍了人类学的概念、来源及知识主干,展示了这一学科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说明了“人类学是什么”。周大鸣特别强调运用人类学方法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田野调查在中国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图片介绍了他本人在云南、西藏、新疆、广西、湖南等地田野调查的经历,展示了如何运用人类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师生要深入实践,走进田野,感受真实的人类生活和文化。


12月4日下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茶研究所负责人、“深山老林人类学研究学生资助项目”发起人、勐海深山老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林利斌主讲“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第五讲,题为“茶滋味——人类学视野下普洱茶同山不同味之因素”。林利斌通过个人实践和总结体悟,明晰了茶的口感与土壤和环境有关,甚至与太阳的光照有关,还与用火烤干和日光晒干的优劣有关。在山川地貌的不同、土壤矿物质含量不同、海拔和温差有别的各因素影响下,同山不同味的根本性因素是不同少数民族炒制方法不同的这一历史原因。精细化的制作,品牌的高端发展,资本引导下的口感迎合,在改变着茶农对于茶的理解,也在悄然转变着茶与人、茶与文化、茶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本次“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从不同的人类学视域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人类学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文化深度交流,内容丰富、所述案例特色鲜明、形象生动,不仅阐述了人类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应用以及田野调查中的方式方法,更展现了人类学研究者应有的风格气质,鼓舞着学校师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为人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陈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由学校图书馆中医西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医人类学“人生与人类学”系列学术讲座于2023年11月20日至12月4日在呈贡校区举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