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团队
广西医科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团队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三全育人载体与重要抓手,使学生社区成为有效联动学校教育管理力量的全员育人阵地,成为融合制度建设、思想教育、文化浸润于一体的全方位育人阵地,成为渗入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各方面,贯通学生培养各环节的全过程育人阵地。团队联动学校各部门、各学院教育管理力量,构建学工处领导—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学工处各科室老师—辅导员工作团队等四级育人体系,统筹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协同全体辅导员参与,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实践淬炼,素质提升”的“四位一体”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把学生公寓社区打造成融价值引领、知识传递、能力提升于一体的育人阵地。团队由13名成员组成,学科背景多样,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以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闵晓阳为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由学生工作部(处)领导、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全部为研究生学历,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
一、形成点—线—面有机融合的育人团队
(一)构建四级社区育人体系
团队联动学校各部门、各学院教育管理力量,构建学工处领导—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学工处各科室老师—辅导员工作团队等四级育人体系,以每级团队负责人为中心点,协同同层级育人力量,联通各层级育人力量,通过指导、研讨、交流等畅通各层级沟通渠道,把中心点串联成横纵育人线,使育人线横纵有序的交织成育人网,发挥网络的辐射面与覆盖面,提升各类社区主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及服务管理的受众面,不断加大社区的影响力,扩大学生受益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育人团队。利用公寓社区育人空间,以育人体系为中心,带动育人力量的下沉延伸,组织校院领导、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学团队伍、服务管理队伍入驻社区,把辅导员工作室牢牢扎根于学生社区,融合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力量,优化育人资源,凝聚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建设协同育人新阵地。
(二)协同联动六支队伍入驻社区
1.校院领导深入社区
在社区搭建校院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桥梁,学校党政领导、学工处领导等团队带头人根据学校实际与学生需求,拟定计划,联动校级领导及二级学院领导,定期举办“校领导有约”、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领导与学生“面对面”等活动,通过座谈会、主题教育、走访宿舍等深入学生,加强思想引领,倾听学生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2.思政课教师入驻社区
学工处领导及老师等团队成员联动马院专业教师,依托思政课教师文化工作室的形式,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线上线下主题教育宣讲,通过在学生社区定期举办现场宣讲、座谈交流等线下活动及撰写网络文章、设计动漫作品、录制短视频等线上方式,在社区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将学生社区打造为为主旋律发声和师生对话的空间。
3.专业教师入驻社区
学工处老师联动教务处,通过班级指导、支部共建、宿舍结对等方式,组织班级导师、专业教师在学生社区定期开展“一对一”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积极邀请教学名师、科任教师到学生社区开展学术讲座、实践训练等师生交流活动,深入社区做好学生学业指导与帮扶。
4.学团队伍入驻社区
学工处领导协同与联动学团老师及各学院辅导员,入驻社区。发挥“青马工程”学员引领示范作用,共青团干部与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社区开展思想引领、学习研讨等活动,积极服务社区建设与发展。实行辅导员、班主任进学生宿舍制度,深入学生一线,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情况。定期在社区举行“辅导员工作坊”、“辅导员沙龙”等培训交流活动,围绕突发危机事件、学生成长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5.服务管理队伍入驻社区
学工处领导联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职能部门,将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至学生学习、生活一线。组织宿管人员、物业公司、食堂管理员、保洁人员进驻社区,通过座谈会等了解学生生活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组织保卫管理人员进驻社区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协调社区内人员人身、财产等安全问题,开展学生安全知识宣教。
6.辅导员工作室扎根于社区
坚持落实高校学生工作精实化、精细化、精品化工作思路,在学生社区建设2个区级辅导员工作室、3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围绕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从学生心理建设、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打造主题鲜明、价值导向明确的导师“成长共同体”,以体系化、品质化的学生工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制度保障,分类推进”的运行机制
团队成员由不同学科背景组成,各有研究专长,在思想教育、心理咨询、资助育人、创新创业、学生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理论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团队以“把学生工作做到学生身边”为理念,秉持“充分运用社区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把各类育人资源融合延伸,使之成为有温度、有针对性、出实效的独特育人空间”的愿景,建立育人共同体。团队研讨制定《广西医科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建设方案》,总领工作,确定由学工部(处)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校团委等14个部门及12个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细化了各部门、各学院的负责人与任务要求,拓展育人网络。育人团队由行政规划、综合素质、保障服务、活动组织四个模块组成,行政规划模块主要由学工处领导班子商讨社区的组织架构与管理制度;综合素质模块主要由学工处各科室及心理中心根据社区特点及学生需求,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工队伍及专业教师团队,把思想引领、资助育人、心理辅导、学业辅导、生涯规划、谈话咨询做到学生身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指导,提升其综合素质;保障服务模块主要由学工处协同后勤基建处、保卫处、建设办等部门,做好社区硬件维护及日常安全管理;活动组织模块主要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各学院根据学院特色,组织开展各类学习交流、文化提升及班建活动。社区团队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推进工作,针对出现问题、及时讨论,协同各部门与各学院及时解决,不断优化社区功能建设。
三、形成思想融入阵地、文化渗入场域、管理嵌入网络及社区综合育人模式
社区导师通过制度建设、协同联动、活动设计等把学生社区建设成为融合嵌入式育人新阵地,充分发挥与调动入驻队伍的育人能力,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做活、做实、做深,使其有温度、有情感、有厚度,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形成思想融入阵地,激发学生社区育人潜能
发挥学生社区亲和性的优势特点,依托社区综合育人模式建设平台,将学校党政教师力量延伸至社区,把学生党建工作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活动有机融入学生社区,实现了党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与学生社区充分的融合;通过举行主题党日团日、主题班会,开展基于学生社区的校园文化、素质拓展等活动,用“浸润式教育”将思政文化育人工作做到“家”,将组织育人充分融合进了学生社区。
(二)形成文化渗入场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契合学生社区情感性的特点,把校内外文化教育力量汇集于学生身边,通过营造温馨典雅的社区文化氛围,组织开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对学生社区建设中的成效和特色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学生社区思政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的文化场域,于无痕无声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和民族担当意识。
(三)形成社区嵌入网络,推动管理服务下沉一线
学生社区有效联动了校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服务管理教师等育人队伍,及时解决涉及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实际问题,并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服务资源在社区内进行了优化。学生社区凝聚党建、学工、教务、团委、后勤、保卫及其他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力量,实现了资源的整合提升,形成了学校-社区-学院-学生的学生社区管理网络,并下沉嵌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前沿阵地。
(四)形成综合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社区建设以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实践淬炼、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为主要抓手,拟定相关管理制度,推动各职能部门与各学院协同管理。通过党建工作进社区、为学生社区建设筑牢思想基础;营造社区良好文化氛围,设置红色文化及党建文化区域,依托特色活动打造品牌文化,以文化人;以丰富多样的社区公益服务及志愿实践活动带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前沿,开展心理咨询、学业辅导、生涯规划,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社区综合育人模式,并以模式为有力保障与支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