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一体推进理论学习、推动发展、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学做结合增实效 干事创业敢担当
烈日炎炎,蝉鸣如织。暑假期间,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智慧化食堂改造工程正在火热推进中,针对走访调研发现的急难愁盼问题,学校后勤员工积极解决食堂改造、安全防控、物业维修等民生实事20余项,大幅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解决真问题,担当大作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扬州大学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推动发展、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努力将主题教育实效转变为干事创业成效。
凝心铸魂,学深悟透新思想
“坚苦自立是我们的校训,也是青年人的奋斗底色。”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带队走进全国文明社区文昌花园。一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集体学习研讨被搬到了基层大讲堂。
夯实理论基础,筑牢思想基石。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坚持发挥理论教育的先导功能,构建出“个人自学+主题领学+专题研讨+辅导报告+实地研学”的“五位一体”学习体系,推动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二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切实做到理论学习全覆盖、高质量、见实效。
“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求实效。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与供电企业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围绕“聚焦乡村振兴与新型电力系统,培养高质量乡村电力人才”主题展开学习讨论;社会发展学院开设“青社学堂”,创建“红社书吧”,持续彰显以学铸魂的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后勤党总支组织党员参观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在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悟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主题教育期间,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设立“青社学堂”,带领党员师生强化理论学习
暑假期间,扬州大学辅导员讲师团名师工作室正式上线。这是一个以理论宣讲为主线,面向网络空间打造的语言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平台。工作室负责教师杨方介绍说:“学校发挥辅导员专业团队优势,以圆桌派、深访谈、辩论场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一经上线就吸引了学生的关注、转发和评论。”
“理论学习是党取得胜利、走向辉煌的制胜法宝。”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周如军表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重在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学校充分发挥理论与人才优势,组建“专家讲师团”“师生+宣讲团”等,深入校内外开展主题宣讲60余次,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求真务实,寻计问策深调研
毕业前夕,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与扬州市人社局联合开展“岗位推介进校园、重点名企见面会、走进企业看职场”等促进就业活动,为学生和企业搭建更多桥梁,全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师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主题教育动员会上,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掷地有声地发出号召,“聚焦重点领域、关键问题,通过调研查出真问题,找到真办法。”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以“解剖麻雀”的思维、“望闻问切”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校园内外,围绕“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等选题领题调研,示范带动全校中层干部实施调研选题200余个,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学校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黄金期,通过“领导主抓、中心统筹、全员参与”,深入企业和校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双向需求,实施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访企拓岗促就业”等专项行动,推进人才供需对接,争取高质量岗位600余个。
学校后勤保障处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党员深入教室、实验室、学生寝室、办公室和窗口服务大厅、餐厅等“四室两厅”,通过基层走访、面对面座谈、一对一访谈、全覆盖问卷,切实在调查研究中察实情、寻实策、求实效。
针对“学生宿舍上铺围栏不够高”等安全隐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围栏加高,完成了全校近万张床铺改装任务;针对师生多元化餐饮需求,邀请新疆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餐饮服务团队开展业务交流,切实提升餐饮服务质量;针对毕业教育创新需求,推出毕业祝福套餐,赢得全校师生点赞。
脚步丈量出真问题,双肩才能扛起大担当。学校强化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推动立学立用、边查边改、逐项落实,一张张“问题清单”正转化为师生员工的“满意清单”。
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显担当
电能学院师生连续10年走进贵州省山区开展支教助农;环境学院师生走进荒地滩涂,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情况调查;社会发展学院师生走遍大江南北,开展“抗美援朝”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这个暑假,扬州大学的师生们格外忙碌。在田野、深山、边疆,一批批学生远赴山河,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以高远使命升华梦想,以建功立业开拓格局。”扬州大学副校长蔡颖蔚介绍说,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广大师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持续抓好主题教育,在真学真看真听中感悟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强化责任担当,力争形成从“知”到“行”的闭环。
扬州大学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主题教育为学校发展擎旗领航、蓄势赋能,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内涵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主题教育期间,扬州大学商学院党员师生走进农业生产一线,利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扬州大学是全国最先开展合并办学的高校。“优化组合、转型化合”的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但改革也不会一劳永逸。如今,作为一所体量巨大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找准自身的“生态位”?怎样实现由规模大校向内涵强校的蝶变?
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牵头掀起了一场“优化组合、转型化合”殷殷嘱托新内涵的大讨论,组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理论研究阐释,深入挖掘新时代内涵。寻计问策,共商新时代地方高校发展之路。
“学校分类分层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实现重点发展和统筹发展协同推进。”丁建宁介绍,学校优先培育兽医学、作物学等五大学科,通过政策和资源倾斜,聚力建设一批高峰高原学科。同时,注重发挥优势学科牵引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集群发展。
学深悟透新思想,知行合一勇担当。主题教育中,扬州大学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成效、强化调研成果运用、细化推动发展举措、优化检视整改机制,真正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强劲动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