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再会做了。”面对镜头,今年79岁的李国才讲述着子孙灯的现状。子孙灯,从明清时期传至今日已经有600余年,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在村子里只有六七户人家还在制作,这一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为了将子孙灯记录下来,5月8日,由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来到扬州仅剩的子孙灯制作村——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北街道槐南村鸭成荡组,用镜头和文字进行了采访拍摄,并将形成口述史、纪录片,让这一百年老手艺用另一种形式得以传承。
传承600多年的子孙灯,即将失传
现代快报曾经报道过的子孙灯,如今面临失传。在鸭成荡组,还剩下六七户人家在手工制作。其中,年纪最小的手艺人已经60多岁,最大的手艺人李国才79岁。8日下午,扬州大学照亮600年时光——扬州传统技艺“子孙灯”影像文字记录小组,在现代快报记者的带领下,来到了李国才家中进行了拍摄记录。
李国才说,明年上灯前迎来“销售高峰”的时候,他就已经整80岁了。“明年不做了,做不动了。”虽说有妻子刘秀珍作为助手,但他深知,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完成自己所定的“KPI”了。
面对手艺如何传承的问题,李国才并不想正面回答:“家里小孩喜欢呢,但是他们不做,从来不做。”
制作子孙灯有劈竹篾、做蜡烛台、糊纸、刷红、贴金纸等细分为22个步骤的过程,是个细活。而用心做出来的灯,在他们手上只卖5块钱左右一盏,“一年下来能做大几千盏,补贴补贴家用够了。”
在镜头里,子孙灯的制作过程是如此神奇:一根完整的竹子,在李国才手里上下翻飞,被篾刀劈成直径基本相同的灯骨架,这一切完全依赖他从十多岁至今60多年的经验;刷红的颜料要用热水浸泡,才能显出最纯正的红色,淡一点不好看,深一点会发黑,烛光透不出去。
口述史、纪录片“双线”记录这一传统手艺
“好看!”拿到做好的子孙灯,大学生们发出感慨。人手大小的红灯笼上,贴着金色的双喜字样,点上蜡烛,喜庆的氛围跃然而出。李国才介绍,这种灯在他的记忆中已经传承了三代,逢年过节、家有喜事,点上几盏子孙灯最为合适,自己家中每到过年都会挂上,“家里有几个孩子我就挂几盏。”
李国才说,明年开始,他就不会再做了。这个做了一辈子的老手艺,在他家中即将“断档”。虽然说起子孙灯,李国才满脸自豪,也表示这几年市场很不错,不少人在年前会主动上门来收灯,但依然不能打消他“隐退”的念头。其实,村子里其他手艺人也面临这个问题,有的因为眼睛看不清,有的因为体力跟不上,即使最高峰时一年能卖上大几万块钱,但不少人已经有了“金盆洗手”的打算。
记录小组发现,子孙灯的传承除了村子里年轻人少、没有人愿意学之外,也和这些老手艺人的想法有关系。在手艺人们淳朴的想法中,制售子孙灯只是增加收入的一种方式,“现在在街上(城市里)随便做个工作,不比做这个挣得多?”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让子孙灯一直没有大改动,造型基本保持着数百年前的原汁原味。
现代快报记者从扬州市档案部门了解到, 相传槐南村杭家大队在明清年间便有用竹篾编扎纸糊灯笼的历史,后相继失传,而鸭成荡竹篾编扎灯笼的技艺传承至今。如今,影像文字记录小组正式成立,这一濒临失传的技艺将通过口述史、纪录片的形式传承下去。同时,小组也计划启动为其申遗的工作。
责任编辑:陈海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