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凝聚 纵横贯通 用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一、项目主题和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大学生信仰什么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大学期间,大学生常常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形成以及就业、交友、恋爱等方面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困惑、不解与压力,从而阻碍个体发展,这就要求在新时期高校要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学工部学生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开展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主责部门,中心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总体建设思路,致力于全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中心结合当代“0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创新“123456”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从优化顶层设计、育人载体打造、培育方式选择、强化制度保障等方面多措并举,同频共振,协同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铸魂工程”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生的理想信念有了质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图1 “123456”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突出“1”个中心,明确“2”个主体,弹好协同育人“前奏曲”
长期以来,中心一直将对大学生进行有深度、有内涵、有方法的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构建“大思政”格局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并通过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明晰各层级育人主体的职责划分等手段,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教育效果。
1.对标中心任务,把育人方向划出“硬杠杠”。新时代迎来新使命,大学生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将国家使命与个人的人生价值相结合,在各种考验中砥砺前行。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方向,始终将培养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践行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续奋斗者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育人方向与最终目标。中心以提高质量、增强实效为工作导向,进一步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网上网下”两个主渠道的教育引导作用,坚持大学生在哪里,理想信念教育就做到哪里,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图2 中心联动多个部门多次召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题会议
2.健全组织架构,将育人主体聚在“责任田”。中心创新“两个主体,五级联动”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架构。“两个主体”代表横向组织建设,是指将党委学工部和学校8个实体学院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单位,党政办、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等二级职能部门作为协同配合单位。“五级联动”代表纵向组织建设,是指构建“分管领导-党委学工部-二级学院-辅导员-大学生”的五级联动机制,在工作中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学校党委的总体协调下,“两个主体”和“五级联动”共同发挥作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保证教育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齐抓共管,从而达到“合纵连横”的理想育人效果。
图3 “123456”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架构图
(二)构建“3”级体系,实现“4”轮驱动,弹好信念育人“协奏曲”
中心围绕教育目标实现,深耕发展内涵,提升育人质量,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出包含“三级联动”线下育人载体、“四方协同”线上育人载体在内的七大理想信念教育实施载体,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严把教育质量关,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努力扣好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第一粒扣子”。
1.搭平台,全覆盖,构筑信念教育“金字塔”。中心以党课、团课、重电大讲堂为载体,分层分类实现对预备党员、团员骨干到全体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将教育覆盖面从骨干学生扩大到全体学生,构筑起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教育“金字塔”。充分重视载体的内容、形式创新,构建以时代楷模、党建专家、优秀校友为主体的专家资源库,并以新生入学教育、军训、重大庆典等节点为契机,通过“新生第一课”等活动,让党课、团课走出教室,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
图4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金字塔
图5党委书记、校长为新生上第一堂课
图6 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领导给大学生上党课
图7 青马工程剪影
图8 时代楷模曲建武教授为我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图9 全国劳模朱席武为我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2.明需求,拓阵地,打造网络育人“四驱车”
为进一步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育人效果,真正做到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进学生生活。中心充分把握当代“0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载体,让“高大深”的政治话语转变为“接地气”的通俗话语,进一步增进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认同。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线上观影活动。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对于这个师生广泛关注的热点,开展“建党100周年优秀影片线上展映活动”8场,观影师生达20000余人。二是紧扣重要节点,推出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线上展演活动。例如,开展“信仰的力量”党史故事线上线下展演活动,被新华网、重庆日报等官方媒体刊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是广泛运用H5等新兴技术手段,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萌”元素、“梗”元素、“燃”元素、“国潮”等时代元素相结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四是紧跟时事热点,发表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网文。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了《大重电实力宠粉,你破防了么?》等网络文章,指导广大学生科学防疫,并引导学生厚植爱家、爱校、爱国的高尚情怀,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理想信念。在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推出了《五四精神,传承有我》等网络文章,教育引导大学生传递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将自己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奋斗不息,引发了师生的热议。
图10 “信仰的力量”党史故事展演活动
(三)坚持“5”融5育,推动“6”讲5不,弹好多维发展“交响曲”
中心充分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机制体制建设,创新“5融入5育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订立了“6讲5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着力培养思想素质好、心理素质好、职业素养好、身体素质好、专业素质好的“5好”技术技能人才。
1.五维融通,多措并举,探寻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中心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机制,立足教育本身,升华教育内涵,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向纵深发展。通过打造“5融入5育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上网下各种载体,将日常管理融入管理育人、宿舍服务融入服务育人、学生资助融入资助育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心理育人、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总体部署,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心理发展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2.正负呼应,协同发力,设立理想信念教育新目标。中心充分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定向和指引作用,对标当前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体需求,结合学校的党建特色品牌,在讲纪律、讲学习、讲健康、讲诚信、讲文明、讲团结基础上,强调大学生日常学习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晚归、不迷网的基本行为准则,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成长发展充分融通。并充分发挥网上网下各种载体的作用,创新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明确指出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标定了清晰的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项目主要成效
1.布大局,促联动,学校理想信念教育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校“大思政”格局进一步深化,党团衔接抓理想信念培育的工作布局逐渐形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获教育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案例高校”、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等荣誉。
2.明目标,重培育,理想信念教育团队水平提升
长期以来,中心都将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理想信念教育团队的培训,提升成员的能力与水平。近两年,教育团队获得“优秀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3名辅导员获重庆市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培育产生重庆市高校最美辅导员1人、辅导员年度人物2人、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3人、优秀辅导员3人。中心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凝练出的工作案例《对标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提升管理效能培育时代新人》获得全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一等奖(系重庆市唯一一所入围全国一等奖的高等院校)。
3.新载体,施准策,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增强
中心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重要作用,依托互联网打造了一批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育载体,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通过培育,我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增强。近两年,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打架斗殴等违法违纪活动,考试作弊、违纪人数逐年下降,营造出了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随着学校整体风貌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了显著的增强。2017级学生钟霈合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代表被《人民日报》刊登;2018级学生李小松获全国技术能手;2018级学生袁彬、2019级学生王爱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9级学生曾静获优秀军营大学生战士。
(二)项目主要经验
1.党团衔接,协同联动,以“双主体”强化顶层设计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要充分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教育主体的选择和运用。理想信念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是为大学生立根铸魂、固本培元、补钙壮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面对复杂化、系统化的工作内容,单靠某一主体或某股力量来完成,难免会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导致教育效果打折扣。基于此,既要充分发挥党团衔接的作用,也要在学校中形成分工明确、相辅相成的多部门、跨层级的组织架构,让各级党组织、团组织、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拧成一股绳,构筑起强大的平台合力与资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质增效。
2.开阔思路,丰富载体,以“全覆盖”落实根本任务
任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落实落地,必须依靠载体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信念教育载体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持久性。这就要求设计的载体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既满足各类型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又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实际,从而构建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闭环。在设计载体的时候,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既要强调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以及党课团课等的育人作用,加强线下教育载体的打造;又要充分认识当代“0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的新变化,重视线上载体的设计,增加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认同感和学习获得感,从而构建起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理想信念教育“载体群”,使之既满足各类型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又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实际,从而构建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闭环。
3.目标导向,清单培养,以“系统化”提升育人实效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结构复杂、内容繁多,参与其中的教育主体也较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目标为导向、任务为驱动,保证理想信念教育有的放矢、有序有效。通过对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模块化分解,围绕教育目标列出培养清单,可以让各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主体对标对表,精准施策。在培养清单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特色和性质打造个性化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方案,最后通过对各实施主体的方案进行整合、提炼、打造,促进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朝着系统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高校后期进一步做真做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打下牢固的体制机制基础。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一)提升制度厚度,进一步构建“大思政”理想信念育人格局
近年来,“大思政”工作理念深入人心,中心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一体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化“两个主体,五级联动”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架构,不断加强横向组织建设和纵向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职能,着力构建“大思政”教育新格局。强化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格局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升网络育人的实际效果。
(二)提升感情温度,进一步建强立体化网络育人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在“十四五”时期,中心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着力建设“网络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中心”,进一步突出网络育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网络育人的载体、形势、内容等方面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舆情研判水平和对大学生审美风向的敏感程度,打造一批网络理想信念教育的特色品牌,产出一批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增强网络育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黏合度。
(三)提升育人准度,进一步推进精准理想信念教育向纵深发展
中心将充分发挥学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业优势,实施大学生理想信念层面的精准画像,通过为大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分析每一位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具有差异化的具体表征,加强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辅导员的协同联动,为每一位在校大学生“把脉问诊,开方抓药”,实施精准化培育,实现精准识别、精准供给、精准施教、精准评价,从而打通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强化育人效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